好几天没写文章了,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晚上睡觉前不刷牙,那是睡也不是,不睡也不是的纠结,最后想想还是爬起来赶紧把牙刷了吧,再回来安心睡觉。写作渐渐也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不写就难受的习惯。
但是写什么呢?从8点就打开电脑,不知道写什么,翻手机,翻书,想找点写作素材,现在快10点了,2个小时时间就呲溜一下,从我身边飞快跑走了,我的大脑还是不知道写什么好。
有时候想想,我文章没什么文采,没什么逻辑,没什么价值,干脆别丢人了,以后别写了。但是又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文采,没有逻辑,没有价值,才是我需要持续写下去的动力啊,写不好才要多写,写多了才能好。写作能带给我们的意外惊喜,我也不是不知道。
群里的写作高手“高原麦克”因为持续写作,现在跟著名作家都交上朋友了,阅读量一下子从几十变成几千人,几千人阅读的公号就可以代言广告,这样不管多少,写作就可以成为收入来源之一。还有申龙斌老师,天天写文章,现在准备把文章整理出书了,写书,这在以前他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是现在真的就要实现了,我是一定会买他的书,我相信群里90%的人也都会买他的书,因为他真的是在呕心沥血的写作啊!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让人羡慕不已的例子,他们真的靠持续写作,把自己的未来“写”出来一条崭新的阳光大道。
我也不奢望我在写作上能取得什么成绩,因为我起点太低,从小就不爱看书,不会学习,所以不可能跟别人比较,要比也只能跟昨天的自己比。
昨天的我,真的就是一无是处,学习差,不懂道理,现在每天被别人说我学习方法不对,思考逻辑不对,不会学习,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我都40岁了,还每天被别人教育,感觉就像是大学刚刚毕业,到一家新公司,每天给师傅骂,还必须态度超极诚恳的说,师傅,您所言极是。
不过这样也蛮好,恍惚间,真的觉得自己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心态越来越接近20岁,把自己放在极低微,极谦卑的位置上,任何人都是我的老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对学习的热情也的确达到了那种“求知若渴”的地步,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对未知的知识有一种狂热的痴迷,而且在知识的海洋里,还能做到一点不挑食,给我什么,就吃什么。对所有不同类型的书,都能接受,对所有不同的观点,也渐渐都能接受,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我也能海纳百川。
不知不觉中,发觉现在的我,还是蛮可爱的。庄子说,我们做人就要内圆外圆,儒家提倡“外圆内方”, 就是做事很圆通,但是做人要有原则。庄子让我们干脆连做人原则也放弃掉,放下自我,没那么多是与非,善良和邪恶,道德和正义,人活在世上的时间也不多,尽量活得逍遥自在一点,你说什么就什么,你说的都对。这样让别人舒服了,自己也就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