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三体》
我昨天把《三体》里的这句话改成了自己的微信签名,以在自己洋洋自得之时给予警醒。还记得我在中学时候,看到《读者》杂志一篇封面文章的标题,“谦卑的人近似伟大”,其实讲的也是时刻去感知自己的弱小,保持谦卑的姿态。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受到众人追捧,信心满满;有时又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所有,需要学习之处实在太多,每天过的如履薄冰。但这看似两种完全对立的状态,其实我觉得恰恰最为合适,对自己充满信心,又不盲目的自大,认知到自己的弱小,但同样的这也是一种煎熬。
在自媒体的时代里,只有敢于发声的这群人才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无论是之前的微博草根大V,微信大号还是如今的直播红人,无疑都是敢于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当然有的人表现自己的方式,就是如我这样,每天一篇文章发布到各大自媒体平台上,常常出现但并不深入;也有人偶尔甚至很久,发表一篇文章,推出一部作品被千万人所熟知,但我坚信,保持思考和协作,量变终有一天会发展到质变,现在的我们还是太过于年轻,知识层级远远不够。
当觉得自己的知识内涵不足,才遗憾大学时没好好充实自己。记得在学校的时候,听到一些过来人的分享,说到离开校园之后,才后悔没有多读读书,好好学学东西。当时我嗤之以鼻,直到真的毕业后,才意识到上学期间,确实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里的时光。毕业之后,工作家庭各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初入职场各种压力,特别是去到北上广深的朋友,可能刚有些成绩,父母就开始灌输回家发展更为适合的思想。而说走就走的旅行,之所以被人羡慕,也是因为大多数人并放不开,因为对应着责任。而长时间的停止学习之后,人是非常容易成为井底之蛙的,由于时间的积累在一个小圈子里取得一定影响力,就开始自以为是了。
除了看书之类的学习,我认为与人交流沟通,其实是一个对知识获取的更好方式。我自己开通过“在行”,也做过一段时间的Uber司机,而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你可以认识你一些此前完全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通过与不同人的交流,自己的思考越加全面,也对一些陌生行业有了基础认知。
在当初从政府体系的工作中出来时,我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了清晰的认知,我只做校园市场,我也很清楚的明白,离开了这个市场,我还剩下什么。做APP运营、做新媒体、做文案,我或许都还可以,但离开了行业支撑,我是非常缺乏竞争力的。因此关于职业道路,越早有清晰的认知其实越好,早点起步,你就多拥有了几年行业经验。其实在一个市场做的越久,认知越多其实越会忐忑不安,比如校园的周期性,虽保证每年700万的新用户,但也有同样的用户被流失掉,而关于流失用户的商业价值一直没有好的实现方式,前段时间我甚至产生怀疑,在思考校园市场到底是不是一个伪需求。
泰戈尔也曾说“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其实我觉得可以反过来理解,不仅谦卑使人伟大,更重要的是伟大的人都很谦卑,因为越强大的人,越能感受到自己在茫茫宇宙中的渺小。初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我曾觉得BAT三家企业多么多么的厉害,但真实的看看营收,看看利润,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其实在所谓的传统企业面前并不值得一提。
世界真的太大,可以学习的太多,勇于发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IP,但同时请Stay hungry,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