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这个,应该是每一位学画画的儿童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但可惜,大多数家长对于美术教育并不了解,有些甚至还抱有下面这个想法:
孩子坐不住啊,听人说送去学美术,可以磨磨性子,我就试了试。
这个说明,家长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
创造力、想象力、创意,这些21世纪最被看重的素质,都与美术教育息息相关。
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创造力,点燃孩子的抽象灵感,让他自由表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千万不要犯这些错误
01
过分重视画画技巧,轻视想象。
有的家长因孩子画的不圆、不方而懊恼,这其实是没有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
儿童画画哪里有什么技巧,它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单纯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会把孩子吓跑的。
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
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得简洁起来。
再简単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的丰富起来,这就是儿童画。
幼儿期是大胆的想象力开始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大脑思维模式很容易形成并可永久保持,因此在幼儿美术课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
02
恨不得孩子,马上进行技法训练
部分家长曾问: "老师,我们的孩子现在为什么不学素描,画石膏像,学油画,早起步早学会!
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迫切希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想法违背了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
儿童动作发展遵循从近到远的规律,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高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晚。
以上肢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晩,儿童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地写字,往往要到6-7岁才能做到。
心理学家格赛尔做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梯的实验认为,影响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学习或训练的基础,学习知识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 ,否则是无效的。
幼儿期孩子的手部小肌肉还无法灵活控制画笔进行精细的素描活动,也无法准确画出石膏大小的比例。
让幼儿进行这些高难度的训练,只会给幼儿造成消极的情结体验,挫伤幼儿的绘画兴趣, 无异于拔苗助长。
03
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
现实中,孩子常被要求学画一定要像,横要平,竖要直。
把画得“像"与"不像"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这样会导致孩子画画的胆子越来越小,又擦又改,小心翼翼,刻意有余、创意不足。
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评价孩子的作品:“你今天画的小猫真像”、“你怎么跟老师画得不一样呢?”
把儿童美术课堂当作“照相机功能"来简単看待,导致很多有主见的儿童因为"画得不像" ,而断送了继续学习美术的机会。
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孩子画画凭的是直接感受,他们认为只有突出主要的、夸张重要的,就是最像。
如:孩子画踢毽子的腿会比不踢的腿要长,画吃蛋糕的嘴比平时的嘴张得要大。
孩子追求的像并不是生活中镜子般的真实,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拿画上的形象与真的比。
我们鼓励孩子们认真大胆、顺其自然的画,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心意。
教孩子画画,家长自己必须知道一些美术教育观念,才能让孩子少走些弯路。
1. 马蒂斯告诉你:绘画不需要规则
有个女子去参观马蒂斯的画室,仔细欣赏完他刚完成的一幅画之后,对他说:“这个女人的手臂太长了。”马蒂斯立刻回答:“夫人,您弄错了,这不是女人,这是一幅画。”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和那名女子一样心不在焉的运用规则,从而错失眼前的杰作?却不知道,没有规则其实是更好。
孩子画画没有目的,他们凭性情,靠灵感,为宣泄为好玩为好奇而画画,所以孩子的画才纯真可爱,烂漫自然,以至于让很多大师弯下腰来向孩子学习,有感慨:“天真烂漫是吾师”,毕加索也说:“我一生都在像孩子那样学习画画”
收起你的那套规则吧,绘画不需要规则。如果在绘画中用规则去束缚孩子,那么孩子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会在规则的束缚中消失不见。没有了想象力,孩子怎么去画画、怎么会喜欢画画呢?
2. 不要做“癞蛤蟆”,用标准束缚孩子的绘画
一只蜈蚣在广场上跳舞,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动物们的阵阵喝彩,非常嫉妒蜈蚣的敌人癞蛤蟆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的看了蜈蚣的表演。
当蜈蚣休息的时候,癞蛤蟆上前故意说自己的计算本领很高,但有一点不明白——“你怎么知道先动哪一条腿呢?哪一条腿是第2个第7个动作呢?你在动第6条腿的时候第48个腿又在干什么?是站着不动还是弯起来?”
蜈蚣迷惑了一阵,然后惊恐的发现自己完全瘫痪了。
这个寓言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一种靠直觉与本能的活动,理性往往是它的敌人。
可惜我们经常不小心就扮演了“癞蛤蟆”的角色。家长的要求、老师的标准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技法扰乱了孩子依靠直觉进行绘画的实践,标准干扰了孩子绘画创作的自由。
请不要做“癞蛤蟆”,用你的要求、你的标准去干扰孩子的绘画创作。孩子绘画技法不好,不用焦虑,让孩子画自己想画的!
3. 不要怕弄脏衣服,画画就要任性来
一堆沙子平淡无奇能够让孩子聚精会神玩上半天而不知疲倦,一块泥巴毫不起眼却让孩子留恋往返。
这是因为沙子和泥土看起来太简单了,让孩子的心情很放松,沙子和泥土太好玩了,让孩子体验到自由创造的极大:
可以堆成山,堆成房子,堆成沙发…….捏成小人,捏成青蛙,捏成蝴蝶,捏成汽车…….捏成任意的形状。
没有人去约束,去要求,去干扰,更没有心理负担,有的只是绝对放松的心情,在自然宽松的氛围中,在完全轻松的状态下,兴致所至的捏造千奇百怪的形状,创造在孩子的手指间缠绕,灵感在心中自然绽放,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溜走,孩子的生命充满了欢乐。
所以,给孩子绝对的自由,让他尽情画画!衣服弄脏了可以洗,家里弄乱了可以收拾,但是孩子的想象力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回来了。
4. 你改的是画,伤的是孩子的心
6岁的孩子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回家后撅着嘴不高兴的说:“我再也不画画了。”
家长很纳闷,孩子一向最喜欢画画的,就问孩子原因。
“老师光改我的画。”
“改的是什么?”
“大象的鼻子,我画的是直的,老师说大象的鼻子是弯的。”
“你为什么画直的鼻子呢?”
“因为大象在摘苹果,苹果太高了,大象够不着,一使劲鼻子就伸直了……”
孩子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知,当孩子感受到不尊重、不认可的时候,很容易就失去了创作的热情,尊重他们的表达和成果,是鼓励他们继续创作的动力。
现在的孩子在绘画中经常出现使用同类似的造型的现象:比如,树是由一个圆圈和一条直线组合而成,房子则是统一的三角形房顶的和正方形墙壁,上面再加上一个烟囱,左上角千篇一律的挂着个太阳……类似这样的画很普遍。这是因为我们直接把“结果”呈现给了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认知过程。
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不再观察不再思考,而是机械地重复着大人给予的“结果”,这样的作品画的再像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做范画孩子会跟着学,那不做范画孩子怎么去表达呢?所以,有的老师就在教学过程中,把“过程”和“结果”同时给予孩子,教的很认真,毫不余力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孩子。
但这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老师讲的太多了,孩子消化不了,认为画画很复杂,感觉画画太难了,从而慢慢失去绘画的兴趣。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