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四课的作业,头皮一紧。公司老总一直安利我做线上分享和线下讲课,我死活不应。一是认为自己还不够格,质量还是要把控,不能对不起听众;二是真怕,讲什么内容啊?说错了怎么办?中间嗯嗯啊啊的怎么改?讲的内容是否过硬,听众不同意和你抬杠呢?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人交战,交战了N多回,也没有战胜自我。上次演讲导师班,老师说这种情况源于自私,总是自我中心去考虑问题,认为自带闪光灯,走到哪都有人注意你,其实Who care 啊,内心有所松动。再阿Q一下,另一位老师说,讲的不好,受伤害的又不是你。现在作业恰好和工作要求碰在一起,还能说什么,上!
本次我做线上分享的选题是《浅谈一万小时定律与儿童教育》,理由有这么几条:
1、一万小时定律的传播很广,但是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遍存在误解;
2、刻意练习与一万小时定律的区别,在教育学习领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之前,写过一篇与一万小时定律相关的稿子,可以作为基础资料,提前练习。
工作上要求分享30分钟左右。我先把原来的稿子拿出来修改,改后对着稿子一句一句念,尽量保持一段意思在一条语音里,相当于写作中的分段,然后把语音时间加一遍,正好大差不差半个小时。此后开始一遍一遍对着自己的微信号讲,因为段落表达已经清楚了,知道在哪里停顿,又熟练到不需要临时思考,中间不必要的“嗯”、“啊”、“这个这个…”等缓冲连接的语气词就少了很多。等到越来越熟练,语音语调开始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就能合理稳定地表述观点传达情绪了。经过一下午的充分练习和准备,晚上微课的时候,恐惧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况且,语音分享不需要见面,身为女性,声音柔和,让人听了如沐春风,也算是点优势。因此,在晚上七点分享的时候,头几条还有点紧张,后面完全不存在障碍了。分享完毕,想想以前天人交战时各种想象的Bug,还挺好笑。
先完成再完美,第一次线上分享总算完成了,但完成了,还要看效果。这和写作一样,总不能一直自我表达自嗨吧,你总要写点有用的,写点别人喜欢看的,写点受众需要的。
提问是很好的检验课程效果的环节,不然你都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听。同时,回答问题也能体现老师的功力。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或者一缸水。学员提了一个点,你需要有一个面或者一张网那么大的知识网络,才能看清她的问题,一点即中,让他有醍醐灌顶,“啊,是这样,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样的收获。可惜的是,没有学员提问,虽然没有了临时的压力,但是还是有点失落的。
后来,多次讲微课的一名老师听了我的课后,给了一些反馈:一是选题不吸引人;二是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但讲的不生动,举例不够;三是课中没有实际教育场景的应用指导。
就像车一样,开始启动的时候总是很费力,但后面就会越来越快,驶出超出想象的距离。行动已经开始,下一步,火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