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得益于演员们精湛的演技,皇后乐队的主唱弗雷迪·莫库里波澜起伏的一生精彩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我作为一个对皇后乐队并不熟知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会随着激昂的音乐振奋不已,更不要想歌迷们的状态了。而且这些音乐并不是单纯的只有爆裂的节奏,那些令人深思的歌词反而更令人惊艳。当看到弗雷迪满含泪水与激情的创作出一首歌曲时,我同样也会热泪盈眶,因为我知道那首歌里包含了他所有的感情与思考,感叹他的才华并赞叹他的坚持。他的才华与坚持相结合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弗雷迪的一生有太多可以探寻的内容,但我只想说说他的成长环境和他对音乐的坚持。弗雷迪的成长历程并不愉快,拿对成长影响较大的家庭来说,看他与他父亲的相处方式就可以看出,他的父亲一直试图让弗雷迪按自己说的做,长成自己预期的样子,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男子汉,有男子气概,并且有稳定正当的工作,反对他做音乐,并说他是去鬼混。也许,有一些人在重压之下,就会听从父亲的安排了,努力让自己活的像个正常人,把真实的自我深埋心底,但弗雷迪不,因为他知道自己深爱音乐,也明白自己拥有天赋,所以从不妥协,抓住时机,让自己站在了梦寐以求的舞台上。
弗雷迪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的力量足够强大,足够锋利,但那些力量不够锋利,不够强大的人呢?前段时间,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沈巍先生,他也默默地坚持自我,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的活着,他因看不得浪费而收集废弃的纸张循环利用,却因同事的投诉而失去工作,最后流落街头。但不管在世人看来多么艰难的工作,沈巍先生甘之若饴,他可怜吗?不!他比大多数人活的明白。但为什么同样坚持自我的人,弗雷迪与沈巍先生却相差如此之大呢?除去本身力量的区别,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如果单位有人支持理解沈巍先生,他也就不会被单位劝退,如果沈巍先生被劝退后有个能包容他的家庭,他也就不会出去住,如果出去住有个容身之所,他也就不会流落街头。世人容不下异端,却只挥刀砍向弱者。
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远不止此,弗雷迪虽然功成名就却依然被那些负面情绪缠身,那些独自前行,无依无靠的黑暗时刻,那些奚落,那些否定与不理解,那些独自愈合的伤口。在舞台上他是人人追捧的明星,台下却独自忍受这些情绪的折磨,再加上他天生比其他人更敏感的内心,使他认为没有人爱他,保罗刻意的将他疏远其他人,使这种孤独的感觉被无限的放大,纵情声色只是为了逃避空虚与孤独,最后身染疾病,不幸去世。而沈巍先生呢,流落街头二十多年,最后却只落了句:“我原本以为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为社会做一番贡献,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沦落至此。”
弗雷迪是皇后乐队的灵魂,舞台上那些眼神、嘶吼、动作都在表达他对这个舞台疯狂的爱。沈巍先生吃不饱穿不暖却爱书如命。这么多年的坚持,这些东西早已融入生命,成为了他们的唯一。这么多年的坚持,最后都落了个不疯魔不成活。每个坚持梦想,坚持自我的人都不容易,向他们致敬,也希望社会能有更多的理解与包容,也祝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