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行动力第八十天
同一个世界,同样的起床难。一个闹钟解决不了,N个闹钟也搞不定。
以前喜欢赖床,一赖床就容易迟到,所以为了避免自己迟到就索性调了起床调了3个、5个甚至更多个闹钟,但依然没有改掉迟到的毛病,每次闹钟响起就会想,没关系,还早,还有闹钟呢,结果关掉一个又一个闹钟,还是没能按计划起床。再后来便索性只调一个闹钟,让自己没有退路,却让自己赖床的毛病,至今几乎很少赖床了。当足够早起时,多了思考的时间,可以安排每天的事项,让我的生活与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
其实每一个你今天坚持的小事,在未来都可能变成一件大事。至少我是受益者,目前还在受益中。
自律不一定是苦大仇深地坚持,它就像你的生命,生活中的一个小零件,在于每天在做的一件小事,成为本能习惯的一项事项,仅此而已。
有人说:一时自律一时开心,一直自律一直开心。其实这话不完全对,因为自律其实更像用一时不快乐换长久的快乐。
有一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延迟满足
曾经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很就做过这样的实验,给四岁小孩一块棉花糖,说“先别吃,十五分钟后我再给你一块”。对小孩来说,这可不容易。
实验人员一走,部分小孩马上把棉花糖吃掉了,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够忍十五分钟。那些等十五分钟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呢?有的孩子走来走去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拿起来闻闻又放下,有的焦虑不安晃来晃去……
但十五分钟的不开心后,他们有了两块棉花糖。
科学家在几十年后去跟进他们的生活,那些愿意等待十五分钟的孩子,在长大后都有一定的成就,这些都与他们的自律拖不了关系。
记得在读书时期,我与另一位同学一起学习钢琴,我们的起步点是一样的,老师教授的方法也是一样的,那时的自己6点多起床去琴房练琴,一直练到8点,唯一不同的是,我6点多去到琴房时,同学已经练了半个多小时了,日复一日地比我多半个小时,再后来我与她的距离越来越远,
也许这样看来,真正的天才并不多,普通人和牛人的差别,归根结底还是做没做,做到哪种程度的区别吧
养成习惯,合理的方式是将小目标限定到日常安排中,并不让它因为其他事情动摇——发生了变数,也要以它为中心做调整。但其实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需要耗尽精力。
抽30分钟看会儿书,拿15分钟写个总结,尽量走路上班,并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的自己,每天阅读,听说,写总结,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做着做着,其实并不觉得多难,或许效果暂时没那么明显
但坚持下来,生活一定会不同,正如我的同学般,每天多努力,多坚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