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家中的一件怪事。
周末我去了朋友家中做客,我发现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家里5岁大的小孩举动吸引了我,他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总喜欢说一个词:不要。大人跟他说要向客人打招呼,他会说“不要”。吃糖先分给客人,他会说“不要”。该去洗澡了,尽管被拖着去洗,嘴里还是要说上一句“不要”。“不要”这句话已经成为5岁小孩的口头禅。开始时我并没有觉得不妥,小孩很坦白嘛,不想做的事情说不要,这再正常不过了。
回到家后,小孩的行为总是浮现在我的大脑里,我产生了疑惑:为什么小孩总想说不要?他习惯说不要,会为他的将来带来什么影响?
孩子某种行为会影响他的命运。
后来我才相通一个道理,为什么我们老祖宗会留传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所以我认为小孩从小养成说“不要”的习惯,到青少年时期会比同龄的人更自私,也会更排斥未知的事物。
小孩子的“不要”一词并不是天生就会,必然是从他人的口中学来的,小孩往往会从身边最亲近的人那里学到这句话。比如父母,当小孩子想多拿一块糖时,大人会说“不要拿”;当小孩在公园里到处乱跑时,大人会说“不要跑”。当小孩吵吵闹闹时,大人会说“不要吵”。久而久之,小孩会发现大人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这个词,后来懂得用它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毕竟小孩语言能力还不发达,想表达他的意愿时无法组织准确的语句,就会把这个词经常挂在嘴边,碰到任何事都用“不要”来应对。正如我到他家里做客时的表现,遇到不合意的事时就会说不要,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反应很快,不加思考就把这个词吐出来。意味着他已经养成随口说出这个词的习惯。
语言是可敬的,也是可怕的。
养成说“不要”的习惯后,无论他面对什么情况,他的大脑里首先出现的词就是“不要”。他为自己的内心设下了障碍,大脑告诉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那他为什么还要去接受其它,哪怕是好的也一并拒绝。
同样的话说多了就能成为信念,比如我们初次上台演讲,总会在心里默念:不用怕,我能行的。这既能增强自信,又能降低害怕,发挥也会更好。又比如,比赛的时候,给自己打气:我能赢。斗志被激发,成功的可能性变大。可是我们也要看到它可怕的一面,当一个人受到绝症打击后,不能从伤痛中走出来,他们会在心里默念:我这次死定了,我没救了。于是这个人真的活不长了。还有人面对投资失败后欠下债务,他会想着:我这次真的完了,什么都没了。于是颓废的活下去,人生也到了终点。
语言的心理暗示会影响人的一辈子。
我们要对语言产生敬畏,别只把语言当成交流的工具,“不要”的心理暗示会让他排斥所有未曾见过的事物,他不敢去接受他怀疑的东西,哪怕这里面隐藏着宝藏。
他不想失去他想要的东西,“不要”这个词给了他很好的理由去夺得他想要的东西。当他知道某样东西即将失去时,首先会想到的是不要(失去);当带他去洗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不要(洗澡)。通通在一件要行动的事情上添加一个词“不要”。他不会去想“为什么会失去糖果,为什么要洗澡”,他只会去想“我不能失去,我不想干”。这样他就会利用他所能利用的方式去夺回糖果,去摆脱洗澡。逐渐就会以自我为中心,看待问题都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自私开始形成了。他会关注行动,这个行为结果不是我想要的,我必须要制止,哪怕我哭闹、撒野、打骂,也要制止这个结果发生。
与外界交流的窗户被关闭。
在他成长的过程,遇到很多的事情,他会优先考虑自己,同时他会排斥别人,也会排斥探索的机会。慢慢会感受到来自不同的人对自己的看待,也会觉得自己和他们无法相处,渐渐关上交流的窗户,形成孤僻的性格。他会形成他特有的世界观,它是思考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基础,而“不要”一词将会是世界观里最核心的拼图。世界观一旦形成,除非受到重大的挫折,否则核心部分很难改变。我们可以想象下,养成不要的世界观下会变得怎样,想什么事情都要从“不要”出发,会变得自私、排斥、孤僻。
“为什么”能改变命运。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呢?不难,将“不要”替换成“为什么”。孩子遇到什么事情他都问为什么,他会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去思考:不给我糖果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没做好吗?还是说会蛀牙呢?通过向自己提问题,他会主动去思考答案,关注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关注行为背后的结果,自行找出适合自己的行为。通过问为什么,他会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使他更有同情心,更愿意去关心他人。
综上所述,孩子经常说出负面的词语,会影响他心智的成长,带来不建康的心态。所以我们要多培养小孩说“为什么”“是这样了的吗”等探索性的词语,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拥有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