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我的一个学生,高一刚刚入学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有进步,取得好成绩,于是学习动力十足,并且期望三年后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但由于初中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得当,虽然半学期来一直在努力,也没有达到预想目标。高一下学期,这个学生开始出现消极情绪,学习无动力、集体活动无兴趣、一切无所谓的态度。
分析
这个孩子在学习中对自己期望过高,虽然定了目标但不容易达到。这就很容易因失败感感到苦闷和彷徨,无法达到既定目标,便产生了无能感,陷入自轻自贱的抑郁情绪中。
由于个人发展的不成熟,对失败的原因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而是进行悲观的反刍,反复咀嚼不如意的事情,一再告诉自己事情有多糟,自己有多差劲。并将失败原因解释为永久的,认为坏事件永久存在不停发生。
解决办法
训练学生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由某个特定的具体原因或情境事件导致或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
慢慢练习“abcde模式”
碰到不好的事件a,想不好的事件,思绪变成想法B,想法引起行动造成一定的后果c,乐观的人会反驳自己的错误想法d,想法改变后行为也得到激发e,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每天写下abc,练习反驳自己的错误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