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修炼自己,引领学生
文/云中锦书
我喜欢读书。案头的每一本书,都让我爱不释手。这边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那边是世界十大名著:《战争与和平》、《童年》、大卫·科波菲尔》、《悲惨世界》、《约翰·克里斯托夫》、《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飘》,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应该说,称之为世界十大名著是当之无愧的。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国古人也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可见读书之重要。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我们班的图书角有许多书籍,《成语故事》、《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每天下午,我们班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学生们办理了阅读卡,周末还可以去图书馆阅读。
我最喜欢阅读有关古诗词的书籍。中国古代诗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先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才气,以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境界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和愿望,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记得一年暑假,我去安徽师范大学参加合肥市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课间与古诗文老师交流,老师问我为什么喜欢喜欢古诗词。我说:“我觉得古诗词,语言凝练,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还有就是,我不喜欢加标点,古诗词,有时不需要加标点,让读者去加,加上不同的标点,能够表达不同的意思,能够呈现不同的意境,这是古诗词特有的魅力。”
有一天逛书店,《中国诗词曲赋精华》让我眼睛一亮,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如获至宝。每天下班回来,进入卧室,心沉其中,认真赏析每一篇诗词,陶醉于古人的婉约、豪放、浪漫、现实的诗句,领会精髓魅力,收获阅读快乐。
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好个“绿肥红瘦”,寥寥四字,就把暮春气象说个精准。于是我便想象春雨潇潇,那枝上、泥上的海棠花……由此解读轮回,日月更替,绿萝藤枯。
读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笑。大笑。仰天大笑!想象那大笑之浪漫——是惊雷般滚动在天地之间;是飓风样震撼于山水之中……从中我便受到感悟:自信人生。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原来自信是生命里最美丽的歌,最迷人的梦。
读苏轼《题西林壁》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诗意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于是我从中领会一个道理:观察事物不要片面,而要全面,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做事情,看问题不能在狭小的范围里进行,不做当局者迷,而要做旁观者清,看见全面的事物面目。
我也要求学生们读《唐诗三百首》、读《三字经》、读《百家姓》……班级还开展了每周一首诗活动。为了更好地积累与巩固,我们班的课前五分钟、晨读、路队等都要求学生们背诵古诗文经典。每学期,我们班都举办一次古诗文朗读比赛,我们还不定期举办诗配画手抄报等活动。学生们参赛热情高涨,一张奖状,一个软面抄……就点燃了学生们对古诗文的热爱。庆六一、新年联欢会、开学典礼等学校举办的活动,我们班学生积极参加,经常放学后也在学校排练,因为喜欢,所以学生们没有怨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节目,表演形式新颖,每次都能获奖。
读,是为了写。通过阅读,引发我的灵感,即兴创作。如我写《蝶恋花》:独立寒窗何事已?/雁过西洲,便把闲情寄。/秋月圆圆风细细,/香桂欲飘三万里。//皎皎月华知我意。/遍洒清辉,惹得伊人泣。/竹外丝丝秋风起,/红尘往事何以记?
为了让诗词的韵律更和谐,我反反复复修改,有时为了一个韵字,大海捞针,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敲定了某个字,那种快乐与满足,无法形容。为了更熟练地掌握古诗词格律,我认真地阅读了余浩然编著的《格律诗词写作》。通过阅读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一些古诗词的格律,也学到了一些格律诗的写作技巧,闲暇时,我的格律诗的创作,也得心应手起来。五言和七言的绝句与律诗以及不同的词牌,都积极去尝试去创作。在古诗词创作中,推敲韵脚与用典,是非常有趣的。写好了一首小诗,如随意换一个字,整首诗的意思与意境瞬间就会改变,非常有趣。另外,用一个恰当的典,都会让诗的蕴涵丰富起来。这些年来,我写有或古风或律诗共一百多首,有的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读书还给我带来了满满的成就感,和无限的乐趣。
阅读使我懂得诗是抒情的文学,情是诗的灵魂。有了感情,还需要捕捉到创作灵感,有了灵感,还需要确定体裁。古诗词创作虽有趣,但也有很大的难度。它要讲究平仄,讲究使用律句,讲究站、讲究对……清规戒律太繁杂,创作一首好诗,要投入很多精力。而现代诗的创作要求就宽泛了很多。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于是,我又开始学习现代诗。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我读的第一部现代诗集是《徐志摩诗歌全集》,了解了关于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故事。这本诗集,成为我的案头书,百看不厌,常看常新,最喜欢书中收录的《落叶小唱》和《偶然》。我最初的QQ昵称是《偶然》,空间背景音乐是张清芳演唱的《偶然》。因为喜欢,所以他的很多作品,给我灵感,让我有了现代诗创作的欲望。
写作时,感觉现代诗情感表达比古体诗更加热情奔放。为了更好地做到“我手写我心”,我也读了一些其他诗人的作品:泰戈尔、普希金、海子、席慕容等。近期,正在读《洛夫诗手稿》,很喜欢《石榴树》和《烟之外》。为了更好地修炼自己,我又读了莫言的《蛙》。记得那时,纸质的书当地书店买不到,一位挚交友人就下载电子书,打印、手工装订赠送与我,让我非常感动。我认真、虔诚地阅读,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现实的史诗般的长篇,我阅读、品读,震撼于他的丰富的想象和魔幻的写作手法。后来,我和朋友讲起我的读后感受:害怕青蛙,害怕青蛙图片,害怕书写蛙字,一段时间,以至于不敢用带盖子的茶杯喝水,害怕一打开盖子,会有无数青蛙从杯子里跳出来……同一时期,我读了斯蒂芬.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渡边淳一的《失乐园》,都没有《蛙》让我如此地震撼。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他读的书多了,他的文章也就自然而然写得好了。的确如此。好文章是读书而来的。这是因为一切书籍或文章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多读书,尤其多读大师们的作品,从中可以学习到优秀的语言和写作的技巧,这对于我的写作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近年,我又创作了一百多首现代诗,有的作品已发表在《教研周刊》、《汉诗世界》、《诗中国》、《楚风》等报刊杂志。近期,我又创作了一首现代诗《彼岸的灯火》,发表在《微刊》上,反响较好,现抄录在此:小时候/买煤油需要票/一张划破乡下黑暗/抵达心灵对岸的晚上/灯火辉煌的城市/像一盏梦的磷火/在夜的彼岸闪闪发光//小学/女生上学的很少/同龄小伙伴/个个是打猪草能手/中学/女生更少/唯独母亲/不让我围着猪栏/却赶我去学校//煤油灯下的无数个晚上/每一滴汗水都是一个脚印/抵达一个神圣的园子/摘下一片树叶——/一片最红的教师资格证//母亲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光/我激动得像一只找到梦想钥匙的小羊/打开乡村小学的大门/推开城镇小学的一扇窗/那里有无数只白炽灯/照亮每一个晚上……
我在读书中修炼自己,引领学生,我班学生魏天俞的一首现代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在楚风上发表,孩子们羡慕至极,课后积极创作,孔酥悦同学参加的第十七届全国小学生“创新杯”作文大赛,《爬杨虎山》荣获一等奖,陶远谊同学的《我的妈妈》,荣获二等奖,还有部分同学荣获三等奖。这次活动,我也获得了一等指导奖。同期,我的教研论文《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点思考》,荣获二等奖。学生们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午间,班里很安静,学生们在认真读书,摘录,追逐打闹的不良习惯没有了。学生们读的《淘气包和马小跳》,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非常贴近,故事情节风趣搞笑,我也很喜欢,经常和他们一起悦读。我们班还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不仅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激发了学生们的读书兴趣。最近,我在读的书有:李清照的《李清照诗词全集》,陈忠实的《白鹿原》,洛夫的《洛夫诗手稿》。读书已是我生活的重要部分。因为喜欢,每次读之前,一定得把手洗干净。因为在我心里,书是神圣的,不可玷污的。歌德曾说:阅读了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朋友谈话。的确,阅读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还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提高了写作能力,收益颇丰。
总之:读书让我和学生们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宽广了心怀,读书还让我们收获了快乐。
以后,我们班还将举办更多的读书活动,引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文学的种子,精心呵护,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