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壮猴居边
自施特劳斯风波之后,猴子森林里几乎统一了思想:整个猴群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团结起来、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八项“屋大维改新”对策。
既然已经“树树归公”,领地里所有的树如今就都成了猴群的公共财产。那么,如何保卫这些群产、使之不受外敌(包括其它猴群、其它动物以及人类)侵犯呢?猴群内部已设有传讲队和维保队来保证群有制秩序。但怎么对付外敌呢?睿智的屋大维提出了前无古猴的“壮猴居边”对策。
猴群里8岁~28岁年龄段的健康雄猴,被认为属于适合居边的“壮猴”。也就是说,领地最外围的树,必须由这些壮年雄猴来居住、守卫。屋大维率领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猴群家族,整个猴群大约有1600多只猴子。其中8~28岁的壮年雄猴占比约1/4多,也就是大约有近五百只“壮猴”可以居边。
整个林地大约3300株足够大的树。最外圈大约环绕有1300棵大树。屋大维的树在领地最中心,那是一棵很有年头、树干极其粗壮、有很多树枝、数不清的下垂气生根的榕树。边上紧围着一圈,有榆树、杨树、桃树、苹果树等等。这些,从前都是专属于屋大维一只猴的,但现在已经成为整个猴群的公产。屋大维依然在里面居住、办公、吃果子,这是因为屋大维是为整个猴群谋福利、办公务的领袖,理当配备专门、方便、高效的办公处所。领地中心距离森林各向外围的路程都差不多,所以这里天然就是领袖办公室的最佳选址。领袖总是日理万机、无日无夜不在为民操劳。就连白天吃饭、晚上睡觉,也常常要处理公事。所以让领袖的办公室兼做领袖的居所,就是再正确不过的主意。
表面看起来,屋大维的财富和享受都没有任何变化。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任何猴民愿意透过表象看本质,就会发现变化是巨大的:以前这树是只供屋大维一猴使用并拥有的“个体私产”,而现在,却成了仅仅专供于猴群领袖日夜办公使用、但并不个体拥有的“猴群公产”。这是天壤之别。除了别有用心的坏猴子、和智力确实低下的傻猴子,没有哪只猴会看不出来区别。
尽管屋大维才是整个猴群中最健壮的公猴,但它是领袖,主要义务是决策猴群里的一切大小事务,分身去“居边”是对睿智屋大维的猴才浪费,很不经济。
屋大维命令传讲队挨家挨树排查,把8~28岁的雄性“壮猴”一一登记在册。
没几天,近500只壮猴全体到位。屋大维命令它们每五猴为一组,共同负责最外圈彼此相邻的三棵大树。它们各自派出一个组长、四个组员,轮流倒班,保证每棵大树日夜都有猴值守。任何一班值守期间出了差池,全组都要被扣除当天应得的水果,并要加倍缴纳当天的“每日果”。若缴纳不出,就从它们的家眷那里等值抵扣。
毫无疑问,壮猴的父母、老婆、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这些家属都被安排住在内圈。因为它们属于老弱病幼孕。要么缺乏战斗力,要么就承担种群繁衍的希望。用屋大维的话说,是“猴群的小青果们”。
与“树树归公”不同,尽管有零星几只猴子们,对骨肉分居有所怨言,但猴群的主流是对“屋大维改新”的热忱拥护。“壮猴居边”政策没用几天,就雷厉风行地被充分落实。
~~~~~~~~~~
老黄历择吉,2023.2.17
上一篇:2.树树归公
下一篇:4.殖战结合
附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