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雍也篇第二十一则。
1、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yù)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中才以上的人,可和他讲上面的,即高深的。中才以下的人,莫和他讲上面的,只该和他讲浅近的。”
中人,中等之人。语,告义。道有高下,人之智慧学养有深浅。善道人者,必因才而笃之。中人以下,骤语以高深之道,不惟无益,反将有害。惟循序渐进,庶可日达高明。
又按:本章“不可”二字非禁止意,乃难为意。犹如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中等材质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质的人自甘堕落,就没有办法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了。”
“以上”和“以下”,即“而上”、“而下”。“中人”即中等材质的人。“上”指高深的学问,如“仁”。由于很难厘清“中人”的判断标准,所以译文的重点在于“以上、以下”,以中人之上进与自甘堕落为标准。
这说明立志的重要,孔子十五岁才开始立志求学,可知一个人即使只有中等才智也无所谓,只要愿意努力上进即可。愿意上进者,生命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动态的。每天的所思、所看、所听,只要一个念头进来,就会让生命产生或深或浅的变化,一个行动的抉择更会让生命迈向不同的境界,这就是动态的人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和学生无论是否谈论高深的道理,都和教师的角色有关。他是老师,说出来的话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光以中等材质以上、以下,作为客观评价,并不公平。譬如,一个中等材质的人,生来智商只有八十,难道这辈子就没有希望提升自己了吗?孔子对所有的学生都不断地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8】),只要学生问,他一定回答。孔子也曾说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17.3】),既然这两种人“不移”,孔子又何必考虑是否“语上”呢?由此可见,“以上、以下”不是指天生材质之优劣。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中人”应该是指的资质普通处于中等水平的人。人的天份和资质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孔子认为,对于资质比较好的,可以告诉他比较高一些层次的知识道理等;对于资质稍差一些的,就不能说太高深的东西了。确实,孔子在教导弟子的过程中,也是因材施教的,根据弟子资质、领悟力、所学的境界不同,来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导、说不同的话。教育,其实就应该是这样,大家起点稍有不同、出发路径也会有不同,只要辅以好的引导,最终是可以殊途同归、修得化境的。
4、弘丹学习心得
对于这段话,钱穆先生和傅佩荣先生的注解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因为相差较大。
其实,学习《论语》,对一句话的理解,并没有标准答案,你悟到了哪一层,就活在那一层。我们学习《论语》,也是希望其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
钱穆先生注解:先生说:“中才以上的人,可和他讲上面的,即高深的。中才以下的人,莫和他讲上面的,只该和他讲浅近的。”
当我读到钱穆先生的注解时,我想到,作为一名老师,不应该用标准的答案来回答学生的提问,学生的资质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天资聪颖,学习比较快,因为可以理解高深的道理,而有些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高深的道理,就应该和他讲浅近的,他能理解的道理。孔子就是这样做的,他回答学生的问题都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学习提问,是不同的回答。我们与他人交谈也是如此,也应该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话来交谈。
傅佩荣先生注解:孔子说:“中等材质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质的人自甘堕落,就没有办法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了。”
傅佩荣先生认为“以上、以下”是中人以上进与自甘堕落为标准。人的生命是动态的,每天所想所思,都会让生命产生或深或浅的变化。愿意追求上进,生命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如果对方不追求上进,自甘堕落,即使你苦口婆心,也是无济于事。而追去上进的人,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他们还会自己去领悟,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