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把一种观点彻底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人们总是普遍认为的,都是自己的观点。但是,近墨者不一定黑。
当自己深处某一境地,真的就要顺从下去吗?1926年3月,“三一八惨案”发生。4月,鲁迅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避难期间笔耕耘道述出各种坚毅的文字。鲁迅在半殖民地人民受到屈辱欺压的环境之下,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即便是靠近不甘屈辱也不糊涂,迷失。
当自己身处在某种困惑的世界,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心。周敦颐,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少时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在亲友之助下,谋了些小官,不久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周敦颐曾作《爱莲说》,提“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体现了其高洁清廉的品行。我们要做到品行端正,让自己行得端坐得直,不被污秽闭了眼。
天底下的哲人和官吏之人,无一不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给用的淋漓尽致。辩论清白是它,颠倒是非还是它。这句诗放在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意味和道理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从本是正义人事口中说出这话,是着实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但从一个对立面的人来说出就会变得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以至于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不一定黑。
在初中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近朱者不赤,近墨者而不黑”的人。在学校中学习氛围好的班级中读书的学生也不一定认真学习,如果也是上课开小差,这不学好那不学好,也未必会成为可塑之才。在学习氛围不深厚的班级中的学生,如果有不情愿被甩在后背,不希望被嘲笑的,是会倍加努力,让自己名列前茅,最终因为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大有人在。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以指一部分人尚是可以的,如若加于所有,太过于片面的看这个世界。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坚持自己的道路,学会正确判断,让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