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职场如社会,你总会在这里见到各种各样的人。
日常工作中,有的人拼命努力,有的人吊儿郎当; 一遇到问题,有的人想解决办法,有的人甩脸撂挑子; 一遇到困难,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退缩不前……
身在职场,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人的表现就似一面照妖镜,能穿过表面照出镜子里面每个人的真实模样。
职场也是个大染缸,在这里,有的人见贤思齐,变得越来越奋进;有的人近墨者黑,变得越来越颓废,怨念深重。
但说到底,不论外界如何改变,身在职场,你的表现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02
讲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
新来的同事Y,一路名校毕业,还去英国留了学,瘦高个,爱打篮球,本来是个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大好青年。
但进公司没多久就跟一群上班吊儿郎当的95后混到了一起,从最开始一起吃吃喝喝,一起约球逛街,逐渐发展到天天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工作摸鱼不说,还在办公室明目张胆打游戏。
再后来受这群同事的影响,Y不光不服从上司的工作安排,还背地里骂领导,更有甚者发展为直接公开怼领导。
以下就是发生在Y身上的两个真实的情景:
情景一:
按照公司的规定,每天上班打卡的时间是上午8:30,某天上午9:00Y才磨磨蹭蹭的进办公室,正好被领导逮个正着。
领导气愤的说:Y你看看现在几点了?
Y露出一副不屑,理直气壮的答:九点了,我知道我迟到了啊!
整个办公室顿时鸦雀无声。
领导被当众怼的很尴尬,气的涨红了脸,只得甩下一句“我跟你说,你的考勤人事都记着在”,然后愤愤的出了办公室。
情景二:
某天,Y要请假,因为Y最近总是吊儿郎当的找各种理由请假,再加上领导才给Y安排的活儿还没干完,领导不太想批假,结果一看他请的是年假,也不好多说什么。
领导批假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你现在已经有年假了?”
Y回:“对啊,是请的年假啊。就算没年假,请事假我也要休。”
看Y这架势,完全是一副管你批不批假,反正我就是要请假的模样。
领导被呛的不行,就说:因为你手上还有工作没做完,请假期间保持手机畅通,不要到时候有事又找不到你人。
Y一副很不爽的样子答:行行行,我不就请两天假而已,而且这个工作明显节前就做不完,大家都心知肚明好吧。
领导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诸如此类吧,每当这个时候,等领导一走,跟Y一起混的那帮95后小同事们就会竖起大拇指,嘴里喊着“666”哈哈哈大笑。
或许是受到了这种“正向”的鼓励或者暗示,Y开始变得越发放肆,越来越有点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感觉。
03
这边厢,是跟他一起混的同事那羡慕的眼光;那边厢,领导和人事部开始查Y的背景和关系网。
虽然大家都知道Y是托关系进公司来的,可是,因为平时的表现太过分,连老板都对人事部发了话:“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还是这个样子,就让他滚蛋。”
说到底,正如一位资深的前辈所说:“在一家公司,不管你是不是靠关系进来的,但是能否靠真本事在这家公司立足,这才是关键。”
当然,这是后话。
而我想说的是,在职场这个大染缸里,你如何保持自我?
就拿刚才的Y怼领导的两个例子来说,遇到这种被怼的情况,身为领导应该怎么做?
有的领导会跟你正面“刚”:反了天了你,到底我是你的上司,还是你是我的上司。
有的领导看起来会收敛锋芒,顺其自然,任你“潇洒”,但殊不知你的那些表现都被他记在小本本上,轮到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关键的时刻,自然会给你好看。
再说呢,在领导眼中,你无非就是一个干活的人,都是成年人了,谁也没义务像当妈一样操心你。既然自己不愿意对自己负责,那就随你,反正混的是你自己的时间。
04
那如果你是Y身边的同事,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如果你和他做的是一样的工作,拿的是一样的工资,每天看着他吊儿郎当的工作,而你需要每天加班加点赶工,你肯定会心里不平衡,很愤愤然吧。
有这种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是我劝你适可而止。因为说到底,职场上做的任何工作都是为自己做的,不是为别人做的。所谓的因果,就是你今天种下什么因,之后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果。请相信,也许你今天的付出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回报,但这样的回报一定会在其他的时刻以另外一种方式补偿给你。
其实,在职场,这种工作吊儿郎当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你受他的影响,跟着他一样混,最后混着混着就把自己给混废了。反之,如果你能保持你自己正常的心态和工作节奏,不受外界的干扰,要不了多久,你们之间的差别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05
由此联想到了最近读的一本书——《心若菩提》。
在这本书中,曹德旺先生讲了很多他初创企业的细节,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最开始建高山玻璃厂的时候,是他和当地公社提建议建的,两位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是他远赴外地请来的,可是厂子成立的时候,因为他自己是个农民,玻璃厂的创始人名单中完全没有他,最后是在两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一再要求下,公社才把他作为销售人员的身份留在厂子里,说白了,他就是个临时工。
也因为这样,每到逢年过节,发福利、发礼品的时候,完全没他的份儿。他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但为了避免影响自己的心态,每到要发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就会的躲的远远的,尽量不看这些,也就是眼不见为净。
现在看来,却有辛酸,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时刻保持自我,不让任何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不让任何人任何事打乱你前进的节奏,这样一路走来,他才会有这般成就吧。
而这,也该是我们这些职场人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