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在中国学习多年的加拿大人制作的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他揭露了一个弥天大谎:许多在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为了骗取中国女孩的芳心,他们总是喜欢编造相同的谎言,即:他们是混血儿,母亲来自非洲的某个国家,父亲目前下落不明,但一定是来自美国,而且很大可能是白人。他们承诺在未来的几年,如果你愿意,他们会非常高兴地带你去美国拜访他们的父亲。
但事实是:他们格外黝黑的皮肤中没有一点白人混血儿的特质,从他们浓重的口音里你也找不到一丝美国英语的味道,就连他们随身携带的护照中也没有一本是属于美国的。
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非洲人,与美国没有任何沾亲带故,他们永远都无法带你去你所向往的美国天堂。
但是许多中国女孩都信以为真,并怀揣着天真的美国梦与他们发展恋爱关系,甚至远嫁非洲,只为等待和他们一起去美国的机会。
但是即使你等上十年、二十年,这个机会也永远不会出现,因为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谎言。谎言又怎么能成真呢?
当我看完这段视频,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那时我才刚大学毕业两年,工作地点从苏州变成了深圳。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结识了常年定居在广州做生意的尼日利亚商人Joe。
Joe个子不高,但体格很健壮,浓眉大眼,皮肤黝黑,他最惹眼的特征便是满头卷曲的头发。当他咧嘴大笑时,你会看到在两片厚厚的嘴唇之间有两排明晃晃的皓齿。
他比我年长一岁,虽在商海沉浮多年,但第一次见到我时却有些腼腆羞涩,甚至脸上还流露出几分局促不安的神色。看着他那忸怩的样子,我不禁发笑,心里对他也生出几分莫名的怜惜与亲近之感。
Joe似乎对我印象极好,初次见面后他便经常主动给我发一些问候信息。
有一次,当我问到他的家庭背景时,他说了下面的一段话:
“我的妈妈和我的几个妹妹们现在都在美国生活,但我的父亲仍然在尼日利亚生活.....如果你是我的女朋友,我会带你去美国拜访我的母亲,她一定会非常喜欢你。”
他的话外音很显然是希望我能做他的女朋友,为了能让我欣然答应,他假装不经意地甩出带我去美国这张王牌以期能增加俘获我芳心的筹码。
果然,当时我有些心动了。
对于许多普通人而言,如果你想要去看一看世人眼中富丽堂皇的美国天堂是什么样的,那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因为你需要有足够多的资金,还要有足够多的资料、条件和运气才能通过美国使馆的面试以获取签证。如果有什么捷径可走,大多数普通人自然会不顾一切地紧紧抓住这个机会,生怕一不留神它便会溜走。
当他说出这句话时,我很惊讶这样的机会竟会以这种不可思议的方式降临在我的身上,但出于谨慎考虑,我没有立即做出选择。
Joe对此并未感到任何的沮丧,他始终像一头正在捕猎的雄狮,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盯着前方的猎物,耐心地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停地问他关于美国和尼日利亚的文化与习俗等问题,因为我想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以帮助自己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他似乎心领神会我的用意,索性使尽浑身解数为我一一解答。
不过他的回复大多时候都让我感到非常失望,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我发现当他谈起尼日利亚的一切时简直如数家珍,但关于美国的许多问题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回答,甚至有时候还会答非所问。
对此他解释道:他很少去美国,所以对美国并不是很了解。同时他向我再次强调了他的母亲和妹妹们现在都在美国生活,他与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凌晨后视频聊天。(中国与美国的时差差不多12个小时左右。)
第二,他的英文信息总是让人不知所云,因为字里行间满是许多明显的语法错误,而且在用词方面显得庸俗粗鄙,语句表达也缺乏应有的逻辑性。
我对语言使用的正确性有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执念,所以当我看到手机满屏都是错误连篇,词不达意的英文时,我感到非常地懊恼和抓狂。但我还是努力劝慰自己:或许他所受到的教育水平不高,所以才导致他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写出漂亮得体的英文。但他对我总还算是坦诚相待的吧?
此后的某一天,不知是什么话题促使我对他说起了我的上学经历。我告诉他我从六岁开始上小学,直到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才算是真正告别了校园生活,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十八年寒窗苦读。我并不是想要炫耀自己的学历,而只是想告诉他:在中国读书的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但似乎我的一番简单讲述极大地刺激了他脆弱的自尊心。
为了挽回一点面子也出于可笑的虚荣心,他故意摆出一脸不屑的样子回答道:我在学校里读书的时间可比你还多出好几年呢!
我不可置信地反复问他:你确定?他一本正经地拍拍胸脯向我保证:他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绝无半点虚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诚实。他这样明目张胆地撒谎,很显然是把我当成了傻瓜。他自负地以为只要从口头语言到肢体语言都向我释放出肯定的信号,我便信以为真。但是稍有一些常识的,且头脑还算清醒的人都会很快识破他丑陋的谎言。
他仅比大一岁,却已经在广州做了多年的生意,试问他从哪里偷来的时间在校接受教育?甚至还能比我多读了几年书?我是6岁开始上小学,莫非他在2-4岁时就上小学了?
另外,英语是尼日利亚的官方语言,如果他的确接受过高等的教育,那么平日里与我的英文交流就应该显得更自然妥帖些。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经常只是用简单的词汇去表达他的意思。比如他想让我吃饭时不要说话,于是他对我说:“Eat”。客观来说,他这种单个词的表达方式在逻辑上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在情感上总会给人十分生硬甚至是粗暴的感觉,好像是人类对狗发出的简单指令。我想但凡他能多接受一些教育,我们约会吃饭的氛围也不会骤然降至冰点。
而在文字表达上,他一改往常单个词的表达方式,而是使用长长的句子试图充分表达他的想法。但令人失望的是,他的句子全无章法,充其量不过是许多个英文单词随意堆叠在一起。这与他平日里的口头表达也没多大区别,只不过比平日里使用了更多的英文单词罢了。
最后我没有揭穿他的谎言,但从此对他的印象一落千丈。他发的信息我也很少回复了。
他见状仍旧不气馁,坚持不懈地给我发问候信息,这似乎成了他每天必不少的功课。
有一天他给我发来了一张中非混血宝宝的照片。照片上的宝宝有着非常明显的非洲人的特点,一头卷曲的黑发,配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以及又长又翘的睫毛。她的皮肤呈现出棕色,比非洲人黝黑的肤色更淡一些,从这一点上看确信无疑是混合了中国人的基因的。
他高兴地告诉我:这是他朋友和他中国女友一起养育的宝宝。接着他十分动情地对我说:“我多希望能和你生下可爱的混血宝宝呀!”
大多数女人在看到宝宝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母性泛滥,如果身边又恰好有个适婚且同样喜欢宝宝的男人,女人的内心便会不由自主地滋生出想要与这个男人尽快结婚生子的强烈欲望。何况混血宝宝向来是讨人喜欢的,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双方最优质的基因,长得漂亮又水灵。
我也不例外,当看到照片上格外可爱漂亮的混血宝宝时,我心旌荡漾,暗自思忖: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生下个混血宝宝该多好呀!
但明面上我始终保持对他冷漠的态度,把对混血宝宝的向往之情隐匿于心中,不给他制造任何彼此还有机会在一起的希望。
从他对我撒谎的那一刻开始,我对他所说的一切都会疑窦丛生,内心早已不知不觉地竖起了将他拒之门外的坚硬的城墙。我想到这一刻,他已经弹尽粮绝,再也想不出更好的攻城之计了。
此后我们很久都不再联系,但忽然有一天他发信息告诉我: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特别伤心,希望我能陪陪他,给予他一些安慰。
我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他故意放出的又一个掩人耳目的烟幕弹?因此我只是回复:请节哀。收到我如此冷淡的信息,他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雳一般对我绝望地歇斯底里:我从未想过你会这么冷酷无情,对于我的遭遇你竟无动于衷,你太让我失望了!
我和他之间荒诞不经的故事好似一场可笑的闹剧到这里终于落幕了。现在回想起来就好似一场梦,梦里有金光闪闪的美国天堂,而我正好赶上了去往美国的快车。可是当我觉得美国已经近在咫尺时,我却从梦中醒了过来,才幡然醒悟一切都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其实在看到这位加拿大人制作的视频之前,我从未质疑Joe也许根本没有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家人,即使在切断联系之后的很多年。我之所以最终没有选择成为他的女朋友,并不是因为他给自己披上的美国大衣不够耀眼,而只是因为他的许多谎言太容易被识破,以至于我觉得他就是在侮辱我的智商,把我当成了傻瓜。这是我无法容忍的。
或许我所遇到的“爱情玩家”段位级别太低,所以最终我在这场追逐游戏中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但是其他的中国女生也许遇到的不是青铜而是真正的王者,她们在那些玩家的猛烈的爱情攻势下沦陷了,最终成为谎言的最大受害者。
那么如何破这个局呢?
我想之所以这些来自非洲的高材生是王者段位,是因为他们确实拥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他们还深谙女人的心理。
一开始他们企图披上美国大衣收割你对他们的青睐,如果你对他们的第一个谎言半信半疑,那么他们会捏造更多看似天衣无缝的证据证明他们确实拥有美国的光环。此刻如果你已经完全相信了他们的谎言,接下来他们就会用各种甜言蜜语将你哄骗到床上,因为他们深知女人向来耳根子软,最爱听这些空洞洞的情话。
当他们的目的达到后便把曾经为你构筑的美国梦忘得一干二净,你留下或者离开,他们都不再费力地在你面前卖弄虚无的美国身份。
其实追根到底还是你对去美国有着顽固的执念,这份执念与梦想无关,而与虚荣心和天真无知有关。
当你把去美国看作是可以在众人面前炫耀的资本,可以为自己的身份增光添彩时,无形中你是在向那些图谋不轨之人敞开自己最柔弱的地方,给他们创造伤害和欺骗你的机会。
美国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样是美丽的天堂吗?那里的人都是中产阶级,一辈子衣食无忧吗?
其实不然,带着这种认知的人都缺乏对美国社会的真正了解。不错,美国的中产阶级队伍确实比中国庞大,但是底层人数也不容小觑,他们的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许多美国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光鲜亮丽,但实际上负债累累,甚至必须依靠政府的救济金过活。
我记得今年年初,我遇到一个在深圳某英语培训机构教英语的美国小伙。他告诉我他在美国欠了一些债务,为了还清债务他来到了中国。因为他知道以他的母语可以轻轻松松地在中国找下工作,工资水平虽然没有美国高,但是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工作压力也较小。
他确实依靠这份外教工作积攒了些钱,但是他在深圳的生活颇为节俭,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洒脱,工作之余还能到处旅游,寻找特色美食大快朵颐。
众所周知,深圳属于中国的一线城市。这座城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聚集了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人,还有不同国家的人。
没有来过深圳的人总以为这里遍地都是高收入人群,所有的外国人都在这里过着体面的生活。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真正拿到高收入的人占比很小,大部分人都充当着廉价劳动力的角色,外籍人士也不例外。如果你想在深圳过着世人眼中的人上人的生活,那么你首先是高科技人才,其次是你够拼,毫无怨言地连续加班至深夜。
我所认识的那个美国小伙仅依靠母语在深圳谋生,这份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可替代性也比较强,工资自然也并不会太高,这意味着他在这里的生活质量根本赶不上他在美国原有的生活质量。所以深圳无法成为他长久驻足之地,他注定很快会逃离,即使深圳被外界认为是一座年轻有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人人都对它心之向往。
同样地,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更没有伟大的梦想和坚定的意志,即使有机会去了美国,你未必能找到归属感和容身之地,更难以体验置身于天堂的感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你只有深深的疲惫感和失落感。
但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并且经过反复思索认为只有美国的土壤适合栽种你梦想的种子,那么美国对于你来说就是真正的天堂,你可以任意享受那里更多宝贵的资源。
我由衷地想去美国看一看,但那并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是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站在更宽广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还有自己的国家以及这个世界。同时,我希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踏上去美国的旅途,而不是旁门左道的途径让自己背负随时陷入麻烦的风险。
追梦的路上没有捷径,我们都需要保持独立而清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