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一句话勾起了我无限的烦恼:
趁着休假,我回了趟家。实在太冷了,当初出来时带的衣服大多都很薄。最近降温厉害,有点扛不住,正好离家也不是很远。好久不见,见了爸妈觉得十分亲切,总想和他们黏在一块儿。同时又有些哀愁。年纪不小了,可“三无青年”的标签还牢牢粘在身上,心中尽是说不出的难过。
可这些情绪,在吃晚饭时一句“你二姨说,你有没有找男朋友了?”给击打得支离破碎,什么想念,什么愁绪,全都不见了,只剩下一种针刺般的感觉,不会很痛,但就是在你身上扎下了一个眼儿,还是很难消除的那种。
“没有”我重复着之前讲了无数次的话儿,好似挤在喉咙哪儿,出不来似的。
“你姨说,年纪越大,后头越难找呢~”老妈又在我耳边念叨着。
“……”我沉默着。
哎,这感觉,真是……
随着年岁的增长,这困扰也像雪球般越滚越大,直逼要压死人的节奏啊!
虽还没到“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但是整日愁眉苦脸,做啥做不好,吃啥啥没味真的太难受了。
其实这只是根最后的稻草罢了。
话说回来,这些事儿怎么就跟静心扯上关系了呢?
这一日日的,因为着了外物,心里乱哄哄的,整一个一刻不得安宁。不仅伤身伤心,而且还很扰人生活的啊。
终归啊,还是自己的内心不够稳得住。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大学》中的这句话都适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心不静,神不宁时,人性中的种种弱点就暴露无遗,而失去平衡的后果就是各种焦虑、抑郁情绪滋生,然后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之后进入恶性循环。
还真不是我唬人,经历过的人都知道。
所以,无论何时 都要静心。心静,你才能更好的看清局中,也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说其他,最起码,心静下来了,你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人非圣贤,很难一直保持心静。所以才需要我们去修。
想起前几日,因为疫情,人员暂时短缺,我被临时安排和优秀的前辈“亲密”的共事几天。刚知道这事儿时,我甚是不安。天哪,我连平时跟同事在一处,都要时刻绷紧神经,这要和大佬一起,不得疯掉啊。
事实是,我不仅没疯,而且那两天的表现还可以。
因为我一直暗暗提醒自己,定下来,静下来。不断的给自己暗示,出乎意料的,我不仅没出错,而且表现居然还不错。
那要怎么静心?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最初是在一位很尊敬的老师那儿听来的,六祖寥寥几句就道出了这世间困扰人们的关键。
静心,得向内看。其实,这就好比“空杯”。只有在空杯的状态,才能装的更多。
那些武侠小说中不都在写,要想学得绝世神功,得先自废武功吗?这其实也是一种空。
急于求成,是当下很多人的通病,我也不例外。总想干成一件事儿,证明自己,但是寻寻觅觅,尝试这尝试那,总也不能达成所愿。
写下这些字时,心中冒出一个想法:或许,静心可以成为我接下来的目标。这看似容易,但又偏偏是最难的。君不见,很多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依旧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心绪,没能时时把控住自己吗?
心静方能安,安而后能有得。所以,值得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