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等死”的纪录片,让你找到活着的意义

本文首载于微信公众号“小岛电影”

蒂姐是医疗类纪录片的忠粉,北京卫视的《生命缘》,东方卫视的《人间世》、《紧急救护 120》,出一部追一部,看得欲罢不能。

今天安利给大家的《生命里》,也「算是」一部医疗类的纪录片。

之所以说是,因为它的主人公是医生和病人,镜头对准也是医院。

但之所以要加上「算是」,因为这部片子里医护人员所做的一切与「治病和救命」无关。

病人的生命将在几个月之内不可逆地走向终结。

听上去很丧是吧。

但看起来无所不能的人类,确实还有许多战胜不了的疾病。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癌症,纪录片里的病人,绝大多数为晚期癌症患者,医护人员给他们的,是一种被称为「舒缓疗护」的临终关怀。

这部三集的纪录片由万茜倾情解说,在每一集的片头,万茜都说着这样一句话:医院的墙壁,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

在万茜那温柔的声线中,蒂姐的心也沉静下来,一起祷告、追思、祝福、缅怀。

 02 

上海临汾社区服务中心舒缓疗护区,窗外,落英缤纷;室内,墙壁被褥色系淡雅,明净温馨。

可这却是个很不受待见的地方,周围的居民楼上挂了很多镜子,因为觉得不吉利,要把晦气反射回去。

去年,这里收治了 204 个病人,死亡 185 个,平均每两天一个。

有人说,装修得再好有什么用?

环境好还不是一样等死。

对死讳莫如深的,不仅是病人家属和社会公众,很多病人自己,也不能坦然接受。

晚期乳腺癌患者鲁胜兰阿姨,因为不想死在女儿家里,主动要求入院。

护士担心她能否适应这里的环境。

因为有患者刚一进来,看到旁边床的病人去世了,就受不了了,嚷嚷着要离开。

但鲁阿姨却很豁达地说:唉,这都是等死病。

蒂姐不想高呼什么向死而生,那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死,本来就是这世间最绝望和恐怖的事。

所以,面对死,人往往会走两种极端。

一种是破罐破摔,反正都要死了,还要那么好的环境干嘛;

另一种则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以「和死神抗争到底」为信仰支柱,让临终患者饱受创痛。

而「舒缓疗护」,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摆正心态。

在尊重病人意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他们拥有一段高质量的末期人生。

 03 

张一飞老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教授,可当他被儿子送进舒缓病区时,卫生状况很差,指甲缝里都是大便。

医护人员给他擦拭、翻身、剪指甲,还鼓励他,您一直等的女儿正坐飞机往回赶。

这些工作体现不了多么高超的医术,但对于临终患者和家属来说,最需要的,正是这种耐心和慈悲。

一位肺癌晚期患者的家属对护士说,你不用靠我妈妈太近,她呼出的气味不好。

可护士没有听家属的,当家属看到护士仍然贴着自己母亲的脸和她说话时,感动落泪。

这位护士说,身体接触对临终病人是个极大的鼓励。

舒缓疗护要给临终患者的,正是一种全方位的临终关怀,包括医学的、心理的、生理的,社会的。

患者朱慧芳的女儿,因为一些矛盾十几年来都没有看自己的母亲。

医院人员就把老人的家人叫来一起商量,并通过社区和居委会,找她的女儿。

临终关怀的提供者,也不仅限于医护人员。

舒缓疗护区里,还有很多非常年轻的面孔,他们是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社工系的志愿者。

在平均住院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病房 ,王学文是个生命奇迹,他 28 岁抗癌至今,一只眼睛已失明,但仍顽强地活着。

这一天是他的生日,志愿者一起给他吹蜡烛,在翻看他的照片时。

一个女孩开玩笑说,我们小王叔年轻时就是「长腿欧巴」!

当然,大多数的临终患者,都和志愿者的爷爷奶奶一般大。

志愿者就和他们聊聊自己的爷爷奶奶,临终患者也会和志愿者们说说自己带过的孙子孙女。

相比起同龄人,这些志愿者有机会更早地接触「死亡」这门课,并通过这门课,感知无常,学会陪伴。

0

大千世界,万象人间,生命是质朴还是华贵,会有天壤之别。

可死亡是公平的,将所有人打回原形。

到了临终病房你才会发现,年轻时的风光不算什么,病重临终时有人关怀照料,才是幸福。

有句话真的很犀利,有没有人爱你,医院最清楚。

《生命里》的患者沈和敏阿姨,就是个被浓浓爱意环绕的有福之人。

她有一个爱她的老伴,病房里的老两口还互相开涮。

叔叔说虽然阿姨年轻时惦记的人多,但是心里只有他。

沈阿姨就说,哎呦,我刚吃了饭,我要呕出来。

她还有一个漂亮的孙子,儿子一家三口来看她,他们一家三代谈笑风声,其乐融融。

最难得的是,她还有一群热心的老伙伴,他们经常来陪她,有的给她送好吃的,有的在病房里给她唱戏曲。

他们相约去跳舞,沈阿姨说,我要是跳着跳着假发掉了怎么办?

她的朋友说,没关系,我帮你带起来。

沈阿姨也有一个临终愿望,但绝不是想去哪里,想见谁那种,她的心愿是,死后想捐献角膜。

果真是应了那句,得到很多爱的人,就会给予爱。

沈阿姨和老伴、朋友聊起自己的遗愿。

她说她其实想把能用的器官都捐了,但无奈自己已经生了六个癌了,估计身上是没有什么能用的了。

她的朋友没有用打太极的方式安慰她,而是同样很坦诚地回应:是的,你已经大面积扩散了,但是你很坚强,撑了五年。

沈阿姨还是走了,她在临终前给红十字会、弄堂居委会都打了电话,还和护士长表明了心意,但最终也没有签署角膜捐献协议。

沈阿姨的人生是无憾的,亲友的爱与陪伴就是最好的临终关怀,有了这一切,平静而有尊严地远行并非遥不可及。

但沈阿姨又是带着遗憾走的,她想用器官捐赠来帮助他人和延续生命的心愿没有达成。

我们期待未来,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更完善一些,措施和流程更细化一些,能弥补这种遗憾。

在追悼会上,我们看到了沈阿姨的遗像,那是一张健康而有活力的面庞。

以前,可能从来没有一部作品能像《生命里》这样,让我们对临终有如此真切的感受。

在这幅生命末期的群像中,有不舍,有无奈,有痛苦,也有温情。

但当生命走到这一刻,无不铅华洗尽,回归初心。

相信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也会和蒂姐一样,更懂得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即刻出发。

一直很喜欢三毛的一句话: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那么,我们之所以要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必然会终结。

既然我们能周密地计划「优生」,就没有理由不郑重地筹备「优死」。

而临终关怀,正是对生命这段有始有终的旅程,最诚挚的爱,和最理性的接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