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令我们神烦的事情可以说比比皆是。我们因为领导的批评而自责,因为丈夫/妻子的漠不关心而恼怒,因为孩子的淘气而抓狂。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在别人的言语中受伤,转过身来又用伤人的言语去对待自己的亲人。
有时候我们会辩解说,我并不是在伤害他,我是在劝诫他、指导他,我是在帮助他。可当我们看到亲人的恼怒、看到孩子满眼的惊恐、看到身边的同事欲言又止渐行渐远的身影,我们还以为是在做着积极的事情吗?
我们看似是在对别人做出影响,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自己的需要,没有做到真正地爱自己。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不会懂得关心他人,更不会去用心地理解这个世界的美,去拥抱命运。
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觉得我们说出的话或表达方式是具有“暴力”性质的,我们以为语言暴力是那种包含着大量负面信息的言词。但其实所谓“暴力”是指我们无法顺畅自在地进行交流,在特定时刻你所表现出的急切地要给予对方可行性意见而没有静下来好好倾听他的内心的行为,也是在进行“暴力沟通”。
只有去除了语言及表达方式中的暴力因素,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才能不带着成见进行交流。要达到这个境地,《非暴力沟通》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步骤。《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通过运用这种沟通方式,使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平和、理解和爱。这之中也应该包括你和我。
是什么蒙蔽了爱?
要实现自我救赎,将自己拖离暴力的漩涡,我们需要知道是什么阻止了我们的前行。卢森堡博士为我们举出了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都导致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阻隔,而细想之下,这些情况早已深深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除非认真去追究,否则我们会认为这些都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情而不加理会。
01道德评判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正在路上开车时你发现前面的车一直磨磨蹭蹭行驶缓慢,你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不会开车就别开”之后可能还带着路怒症的典型咒骂。一个人的行为一旦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我们就会先入为主地对他进行评判,而这被卢森堡归类为暴力的一种。
02 进行比较
这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谁的童年还没有被家长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过,爸爸妈妈们拿着其他人的优点来与我们进行比较,有苦说不出的内心想必大家都有同感吧。看来,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暴力”对待了。
03 回避责任
当遇到困难或麻烦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应激性地进行逃避。我们以为逃避过去了,回避了这个问题,事情就得到了解决。我们在做自己不愿意干的工作时,会说“这是领导安排的,我不能反驳,不得不做”,当孩子因为你的失误而不慎摔倒后,你可能第一句话就是“你看看你,怎么不小心一点”。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不再是自己的主人,领导、同伴、孩子亦或规章制度成了我们的挡箭牌,我们无法为自己负责。
04 强人所难
社会中的强者,包括领导、父母等,都常常会陷入强人所难的境地,当员工不遵循章程,当孩子不听话,我们的第一选择就是要求,而这要求中其实暗含着威胁,即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正是这种方式阻碍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也无法传递真正的爱。
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开始真正地爱自己
01观察
这里的观察指的是表述出你所看到的现象,而不掺杂判断或评估。当你看到你的孩子有天下午一直赖在床上不起来,你说“我看到你今天下午一直躺着床上”这是观察,你说“你真是个懒惰的孩子”这就带入了评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克里希那穆提(印度哲学家)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观察和评论之间的区别,卢森堡博士为我们列了一张表格。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以往的想法,看看是不是在观察一件事时不自主地掺入了对它的评价。当你掺入评论的时候,听到的人就会视为批评并反驳我们,暴力沟通因此而生。
同样地,对我们自身而言,当出现了某种情绪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客观地观察自己。我们可以说“我今天下午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计划”而不是说“我真是太笨了,连这点事都做不好”。
02 感受
有时候我们自以为自己能够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当我们真正说出口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只是表达了想法。举例来说,如果你对一个人说“你真可恶”,这时候你不是在表达感受,你是在传达对对方的评价。“我有些孤单”“我感到孤独”这些才是对感受的表述。
我们的行为可能受到别人的刺激,但那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我们的感受只与自身有关。但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言行而怒火中烧,甚至做出不合规范的举动。卢森堡博士在本书中为我们详细解释了感受的根源。
当别人说了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 2 指责他人 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我们会顺应着对方的想法,指责自己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懂得体谅,我们会陷入深深的内疚之中,甚至开始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去指责对方。我们会第一时间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否定对方的指责。当然,一番激烈的争吵后我们的内心并不会因为发泄而舒服,反而有些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会审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会觉得自己受挫了,伤心了,我们渴望对方的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静下来细细考虑对方这么说的原因是,我们或许会发现,他说出此话的本意并不是想冲撞我们。
唯有我们才是自己感受的根源,时刻不忘这一点,我们便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感受。因为自己能做主的情绪也能更好地进行调节。
03 需要
这里的需要是指造成这种感受的需要。举例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把脏衣服扔得到处是,她要开口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并提出要求,她会说,“我看到你把你的脏衣服扔得到处都是,我不太高兴,因为我注重整洁”,在这句话里表达了妈妈的观察(衣服到处都是),妈妈的感受(不太高兴),妈妈的需求(整洁),至此,妈妈可以提出下一个请求。
04 请求
当我们完成了上面的三个步骤,会很自然地走到第四步,提出个人的请求。提出的请求一定要具体,因为只有这样对方才知道我们需要他们做什么。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区分请求与命令的区别。卢森堡博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辨二者的关键,当请求得不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提出指责和批评,或者利用对方的内疚完成目标都属于命令而非请求。请求是指你能够体谅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不强迫他因为其它原因来附和你。
比如,我想让朋友明天顺路来捎着我,当我提出这个请求时,对方因为恰巧明天有事不顺路而拒绝了我。如果我因此指责这个朋友不助人为乐那我就是把请求当做了命令。
非暴力沟通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
如果我们在有情绪的时候能够静下来好好得感受自己与他人的想法,我们便能发现其实有很多的烦恼都是自找的,我们越把责任推在对方身上越觉得他面目可憎,我们也就把生活的主动权拱手相让。
在我国,我们并不太善于进行自我情感的表露,我们喜欢含蓄,一句话恨不得拐着弯地告诉你。当我们按照文中翻译过来的极具译文特点的句子进行表达时,多少有些尴尬。但这并不代表非暴力沟通对我们没有借鉴意义,作者也说了,不管如何表达重点在于如何灵活运用这四个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要素。
用得多了,思考得多了,我们便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用着顺手的,符合自己语言规范的非暴力沟通交流方式。也唯有在不断地坚持和练习中,我们才能达到爱自己、爱生活的境界。
爱生命,从爱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