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条件反射和学习
Part1:学习
学习的含义:学习是个体通过练习或经验而导致行为或潜在行为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或结果。
学习的特征: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较为持久的行为变化;基于经验的过程,学习只有通过个体在实际活动中的经验才能产生
反射的含义: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也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的类型: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Part 2:经典条件反射
概念: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这种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实验:敲铃和喂狗
基本规律:
(一)习得:个体在学习的两个刺激之间联结的过程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
(二)泛化与分化
1.泛化:在条件反射建立形成初期,不仅原条件刺激本身会引起条件反射,而且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一系列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条件反射的泛化。
2.分化:与泛化相反的过程,是条件反射的精确化过程,指对某种特定的刺激做出某种反应,而对其他类似的刺激不做出反应。
(三)消退:消退是对条件性行为不进行强化而造成行为出现率逐渐降低、最终消失的现象。
(四)延迟:是因条件反射延迟而产生的抑制过程。
(五)二级条件作用: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如将原来的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使它与另一个中性刺激同时出现,就可以建立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条件反射,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六)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客观环境中的刺激可以分成两种性质不同的信号刺激物,与此相应存在着两种信号系统,即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如声音、光等。由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是指人类使用的言语、文字,这种言语和文字是具体事物或刺激物的信号的信号。
(七)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非条件性抑制又称为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它主要分为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中枢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具有两个基本规律。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Part 3: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的含义:操作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个体某种反应的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两种类型的学习:
一类是由刺激情境引发的反应,即刺激—反应的应答性反应,这种学习与经典条件反射相似;另一类是操作条件作用 ,这类学习不是由刺激情境引起,而是个体的自发行为所致。
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经典条件反射其形成规律是相同的,即都要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条件反射,共同点是需要强化。
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与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相似,例如,消退、泛化、分化、延迟等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同样存在。
Part 4:学习理论
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顿悟学习:是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与尝试-错误学习相对的学习模式,认为学习是重新组织知觉情境并领悟其内在关系的过程。
苛勒设计的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这一实验包括两个最著名的实验:箱子实验和棒子实验。
二)目的行为学习理论:由美国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他反对“刺激一反应”的观点,并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并将S-R公式修改为S-O-R。
1.认知地图: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有关场景的类似地图的表征。为了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变化,托尔曼设计了白鼠位置学习实验。
2.潜伏学习:是指个体在学习期间,学习效果没有外部行为表现的学习过程。典型的情境是,这种学习在缺乏奖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继续进行。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并不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只对观察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并非仿造其行为去表现,从而习得这种行为的过程。
不是对榜样行为的简单重复,而是包括个体在行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内部认知活动。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的,其中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
(1)被观察榜样的特征。主要包括榜样的特异性、价值性和普遍性等。
(2)观察者(学习者)的特点。主要有观察者的感知能力、觉醒水平、动机、知觉定势、过去受到的强化等。
(3)奖赏的结果。
观察学习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明天不看新的了,今天的内容太多,有些还没消化,明天接着干chapter 3,尤其是一些经典实验的过程和实施,目的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