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在赵盾时期有着煊赫的历史,然而赵盾之后,长期居于高位的赵氏陷入了内部纷争之中。栾氏和郤氏趁着赵氏内乱,以景公的名义发动了下宫之役,最终导致了赵氏的覆亡,赵氏的封地也被转封给他人。
下宫之役发生后不久,曾受赵氏抚养与拔擢的韩厥向景公进言说:“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能够保持几百年的禄位,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君主代代贤明,其中也不乏不肖者,但是他们却可以依赖祖先的贤明而长享禄位。赵氏虽然也有不肖者(赵同、赵括),但也有成季(赵衰)和赵孟(赵盾)的功勋和忠义,如果没有后代来为他们祭祀,恐怕会让行善者感到害怕。”
晋景公削弱赵氏的目的已经达到,并不想赶尽杀绝,更何况自己还有个亲外甥在宫里,终究还是不忍心让自己的姐姐终于幽怨,便顺水推舟恢复了赵氏孤儿的宗主地位,其土地采邑也都一并奉还。
但彼时的赵武还很年幼,不能参与政事,到厉公五年左右,赵武才算是成人了。《国语》记载了赵文子也就是赵武举行冠礼后,分别拜见了当时的卿,长辈们都给赵武提出了一些寄托。
栾书评价说:真是个英武的少年英俊啊!当年我曾是你父亲的部下,你如今已经有了你父亲的英俊威武,但是不知才能如何,还请你能够加强自己的修养啊!
韩厥语重心长地说道:“成人之后,就要注意谨慎戒惧,在交友时要注意亲近善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人之间互相举荐,你的朋友圈就会变得高大上;反之,如果一开始接触的就是些不三不四的人,他们会把一些狐朋狗友带进你的家门,善人就会对你避而远之。人戴上冠冕,就好像是宫室有了墙屋,只要时时注意清理污秽保持清洁,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中行氏的荀庚叹道:“美哉!可惜我已经老了,看不到你建功立业的那一天了。”
士燮保持了其一贯谨慎的作风,叮嘱道:“你已长大成人,从此以后要时时保持戒惧。贤能的人会在受到荣宠时显得更加戒惧,只有德行不足的人才会恃宠而骄。……”
荀罃则勉励他要奋发有为:“作为成季和宣孟的后代,如果到老还是名大夫(不能进位为卿),难道不是耻辱吗?你要时刻谨记你先祖的文采和忠义,勤勉事君,必有所成。”
但似乎是《国语》有意贬抑行将灭亡的郤氏,轮到三郤时,三个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好话。郤锜说:“人长的是漂亮,但跟老同事比起来,似乎还缺乏一定壮硕之力。”郤犨则似乎不晓得赵武为何人,反问道:“来我这里求官的年轻人很多,我该怎么安排你呢?”郤至则更加轻佻,只是说了一句:“如果实在赶不上别人,退而求其次也是可以的嘛!”
最后赵武又拜见了张老,并把卿大夫的嘱托转述给他。赵老对赵武分析说:“听从栾伯的话,可以使自己不断进步;听了范叔的教诲,可以恢弘自己的德行;听了韩子的告诫,有助于你成就事业。这些话都是至理之言,能否做到,就要看你的志向了。但你也不用担心,正如智子所说的,有先祖的恩泽庇佑,你终究会成就一番事业。至于三郤那些使人丧气的言论,听听也就罢了,不要放在心上。”
从小缺少疼爱的赵武似乎也的确受到了不少呵护,在成人之后更是变得彬彬有礼。刚刚举行了成年礼不久,从国外回国即位的晋悼公恢复旧族地位,所提拔为卿的赫然就有赵武的名字。但赵武为卿并不是在悼公元年的首次提拔中上位,很可能是在魏相死后递补进内阁的。
年纪轻轻就做了卿,又因为与韩氏一直保持亲善的关系,在执政韩厥的有意提携下,赵武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赵武毕竟缺乏经验,更或者说赵武在军事上的才能,远不能与他同时期的其他卿相比,因此赵武虽然名武,谥号却是个文字。与之类似的还有韩起,韩起虽然好仁,其在军事上的才华却很平庸。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韩起入仕的故事。悼公八年,韩厥退休,在有关继承人的问题上,他进行了一番斟酌,最终决定将家族未来托付在次子韩起(韩宣子)的身上。但是按照左传的说法,韩厥的长子,也就是公族穆子韩无忌有废疾,行动不便,于是将宗主之位让给了他的弟弟韩起。
韩无忌说:“我实在也想做卿,但无奈行动不便,凡是不能亲力亲为,因此无法得到百姓的信任,让韩起来做恐怕更合适吧!韩起素来与田苏交往密切,田苏也夸赞他好仁,韩起好仁,因此就可以体恤百姓,明辨曲直,神灵因此会降福给他,这对宗族的发展是有利的。”
在家族内部达成一致后,韩厥正式让韩起朝见晋悼公,并请求告老。悼公知悉无忌让贤的事迹后很受感动,认为无忌有仁德,就将其任命为首席公族大夫。
韩起和赵武在这次的人事调整中分别担任上军佐和新军将,位列内阁第四和第七的位置。悼公十四年(560BC)的绵上治兵,韩起谦让赵武,让赵武担任上军将,自己仍旧担任上军佐。二人统领上军,由于在众卿中年纪最轻,因此也很受照顾,负责的都是一些比较轻省的工作。
比如在悼公十年围郑的战役中,韩起所在的上军在中行偃的统帅下,负责围攻西门,而赵武所统率的新军则负责“斩行栗”,也就是负责砍伐路边的栗子树,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悼公十二年,在郑国表示和解之后,赵武奉命进入新郑与郑人结盟。
平公三年联军伐齐,晋国三军围攻齐国的京兹、邿和卢三座城池,中军和下军都先后攻克目标,唯独赵武、韩起所统帅的上军攻而不克。赵武和韩起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后来的弭兵会盟,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