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发愤的草莓
现如今,自动驾驶这个概念越来越火。其实,习惯像极了能够自动驾驶的汽车,你就是坐在后座的车主,被它拉着走。
只不过,好习惯是质量过硬的,让你放心大胆地坐车上;坏习惯是质量不过关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让你出事。
对于坏习惯,你肯定想把它们剔除出去。
之前,咱们总在聊习惯养成,学习如何让习惯附体。
反过来,如果要剔除坏习惯呢,该怎么办?
一、坏习惯都要改掉?
常理来讲,你想去掉的都是坏习惯。应该没有人想去掉自己的好习惯吧?
那什么样的习惯可以定义为坏习惯呢?
桌子上总是很乱,不舍得丢东西,早上不洗脸,平时很少读书,时不时跷二郎腿,少干家务活......等等,这些是不是就叫坏习惯,一定需要立刻马上改掉呢?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n多个坏习惯,哪里有这么多精力,把全部坏习惯一次性搞掉?
另外,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甚至可能出现:这个场合是好习惯,能带来好的结果,放到另一个场合却变成了坏习惯,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比如,学生听老师的话一般被认为是好习惯,可是地震时,如果老师因为经验匮乏做出不正确的逃生引导,这时候听话就没有带来好结果,变成坏习惯了。
我的看法是,坏习惯包括以下三个特点之一:违法违德,妨碍别人或阻滞成长。
违法违德这点,你一定明白肯定要改,不然迟早出问题。
妨碍别人,关乎相处的事情。
比如不少新婚夫妻昨天还“我爱你”,结婚后就发现前后差异大:原来,男的喜欢把内裤丢洗衣机,女的喜欢用手洗;男的喜欢随便拿块抹布擦桌子,女的喜欢专布专用;男的喜欢吃饭时不开口,女的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聊生活......然后就这么吵起来了。
主要原因是彼此的习惯妨碍了对方。那就需要两人去协商,谁做退步,如何磨合,哪些一定要改掉,哪些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阻滞成长,与个人价值积累有关系。 不同的人有不同目标追求,如果某个习惯阻滞了个人价值积累,影响了目标的实现,就要重视。
比如你需要多读这个领域的书籍以强化某个技能,可是你很少读书,那么少读书就是个坏习惯了。
只要某个习惯不违法违德,不妨碍别人,不阻滞成长,可以不列入坏习惯的行列;即使一眼看过去是坏习惯,也可以暂时搁置,不作处理。
二、改掉习惯的真相
朋友的老公最近在戒烟,每次烟瘾来,嘴巴就想去咬烟。这时候,他就嚼口香糖或吃零食。
这种戒烟方法是可取的。因为如果你想戒烟,是无法直接去掉不抽烟的行为,而是必须把原来抽烟的这个做法,用其它途径替代掉。比如上面这位烟友,就嚼口香糖或吃零食来过过抽烟的嘴瘾。
还听过有个小朋友,父母发现他的坏习惯是喜欢说脏话,用了各种处罚和奖励的手段,就是没办法改掉这个坏习惯。但小朋友自己还不懂事,只是顺口就把脏话说了。
后来,父母终于get到正确的方式,开心得不得了:就是让小朋友用适当的词语来取代他现在常说的脏话,比如每次要说“*你的”,就换成说“请你”,“麻烦你”。
上面这些例子,都抓住了改掉坏习惯的真相,也就是:
你无法直接“不做什么”, 而需要找另一个做法来替代原来这个习惯。
比如,每次闲下来就喜欢打开微信看朋友圈,那你可以用每次闲下来“打开知乎阅读10分钟”或者“打开行动管理软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来逐步替代。
前面说过,习惯链条的三节点是“暗示-行为-奖赏”。
改掉坏习惯的做法,是在“暗示”与“原行为”之间切断链接,在“暗示”与“新行为”之间建立新的关系。
三、需要关注的小窍门
改掉坏习惯,除了使用“替代法”之外,还有三个小窍门需要关注。所谓“窍门”,就是看起来事小,做起来有效果的“裤头方”,试试才知道。
(一)避开诱惑
养成习惯,是为这个行为的形成创造条件;同理,改掉习惯,就是把这个习惯的启动条件,形成环境破除掉。
如果你有一个想改掉坏习惯,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它的启动条件,形成环境是什么,也就是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用“if...then ...”这个英语句式表示,就是需要你把if的部分找出来。
对这个启动条件,如果能避开就尽量相办法避开。因为它是诱惑。
不得不说,现在影响个人时间管理的“诱惑”真多。比如,浏览器弹出框、微信朋友圈的红点、社交软件的声音、手机app的自动推送通知栏、各类推销广告电话等等。
如果你想要改掉容易分心的坏习惯,有没有想过把这些先解决掉呢?
你可能之前没意识到,正是它们不停地诱惑你,使你的时间变成拾不起的碎片。而因为蒙在鼓里,所以你还一直很“享受”它们的干扰,觉得随时可以跟上形势看看轶闻消息啥的(实际上,绝大部分内容跟你没半毛钱关系)。
我知道自己是抗不住这些诱惑的,所以主动把这些设置成“屏蔽”、“不推送”,工作时把手机正面倒扣桌上,这样就像《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英雄为了避过海妖的诱惑,用蜡塞住耳朵一样。
有位牛人更厉害,为了屏蔽诱惑,他会把路由器半闭,电话线拔掉,把除了亲人以外的手机码设成静音,只在隔一两小时休息期间,才看看哪些未接电话需要重新拨回。
(二)逐步减量
如果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大街上,你会发现,竟然有卖毒品的店。
别惊讶。荷兰人说:“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卖给正在戒毒的人,对方戒毒一下子戒不掉,允许他微量吸毒,凭一个证,可以买点,让对方逐步递减戒掉毒瘾”。
戒毒瘾的方式可以用来说明改掉坏习惯的原理:
改掉坏习惯难以把坏习惯一次归零, 所以需要慢慢减量。比如,老烟鬼戒烟,没办法从一天抽20根,立刻变得一根都不抽,肯定是一天少几根,一天少几根,这样减下来,最后到一天0根。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反反复复,打回原形,这是你需要明白和接受的。
(三)勤做记录
在改掉坏习惯的过程中,能加上记录的方式是很有帮助的。
最常见的记录就是打卡了,在“倒数100天”的纸上登记,在微博上登记,都是可以的。
在心理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是从记录开始的。所以,这种以文字形式记录之后相当于自我观察,自我反馈,就像考试后及时收到成绩一样。
看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变化,心里更有动力,像打了强心针一样。最后等到习惯改掉,再把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对比一下,就会佩服自己多厉害啦!
对于改掉坏习惯的“打卡”,尽量在成功没做坏习惯的时候打“勾”,而不要在做了坏习惯的那一格上打“叉”,这是正向激励。
有些坏习惯很细微,很难及时拿纸笔记下来。怎么办呢?
在《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里有介绍,改掉抱怨的习惯,可以尝试在一手上戴手环,然后每发现自己抱怨一次,就把手环换到另外一个手腕上,主要目的是让自己察觉到底换手的次数多不多。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我为你改掉坏习惯支的招。
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怎么送走坏习惯确实是一门技术活,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对于那些不可容忍的坏习惯,千万不要心慈手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