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之天猫国际
一、什么是海淘?
1、海淘:就是在网上进行境外购物,将商品销往国内。
2、形式:有一波人专门做这方面的代购。后来又一些公司发现此领域的潜在市场,成立公司,设立专门的买手团队进行海外代购。
二、天猫国际产生背景
1、代购模式(海淘)电商的崛起(如洋码头)
(1)垂直领域第一对手:“洋码头”从2009年就开始这个领域的电商创业。他们的老板终于在2015年拿到了B轮的一个亿美金的融资。爆料称找阿里谈融资不久,阿里就自己搞了个“天猫国际”,洋码头老板内心很是不忿。
(2)洋码头的核心模式分两部分:第一就是整合收编那些海外的代购人员,为他们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同时还提供洋码头整合的物流服务。第二就是在几个热门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设立自己的买手团队,直接采购后直销国内。
(3)这个市场被估值较高,阿里不得不下决心进入。阿里在进入市场时将“海淘”的商标注册,彰显了他的决心,也给其他厂商来了个釜底抽薪。
2、商品质量安全
(1)国内商品的质量与安全一再刷新人们的认知底线。如三聚氰胺的奶粉,国内的假洋品牌。
(2)国内食品与原材料的化学成分、重金属成分不断爆出超标,很多大公司都被拉下水。让民众无法相信国产商品。
3、中产的崛起
(1)就算中国按照5%的中产计算,中国也有7000万的中产阶级,消费海外的商品还是能做到的。
(2)中产对于食品安全、商品的质量更加看重。
4、新的独立平台
(1)独立的域名:http://www.tmall.hk
(2)独立的招商策略与交易模式
三、商业模式浅析(和天猫一样,就是变成海外正品购物)
1、核心收入还是交易按照品类收费。
2、平台每年的技术服务费还是要缴纳的。
四、平台的能力(和天猫一模一样)
1、多商户能力:卖家线上开店能力,和天猫一样,只不过卖家是“歪果仁”为主,当然也可以是在海外有阵地的卖家。
2、在线交易能力:担保交易能力,简单说就是消费者购物在没收到货之前,消费者的货款是存放在淘宝平台的,消费者正常收货之后,钱款才能到达卖家账户。
3、交易抽成能力:这个可不是支付宝的那个交易手续费,是按照商品所属品类进行销售抽成的一种模式。
4、通关能力:这个是和天猫不一样的,这里涉及到商品进入国内的通关处理,这个时候天猫就变成报关中介了。需要配合海关完成保税等动作。
五、运营定位
1、较高的卖家门槛
(1)海外有门店,有品牌销售授权。
(2)高额的保证金,用于先行赔付(15万人民币)。
(3)在天猫平台活动期间做好仓储的囤货(按照天猫的流量,节假日热销商品不备上2000万的货,很容易超卖),一般卖家玩不起。
(4)具备中文版本的阿里旺旺客服能力。
(5)个人代购人员直接被屏蔽到这个模式之外。
2、海外正品
(1)说白了还是品牌购物,只不过换成海外的
(2)商家进入的高门槛为商品质量提供了保证
六、此类电商模式的风险
1、物流是关键
(1)洋码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们将代购的仓储物流体系打通了。
(2)洋码头构建了自己的物流体系“贝海物流”。
(3)阿里的菜鸟网络貌似也完成了此领域能力的快速搭建。
2、政策管制,走私嫌疑很难洗脱
(1)海关稽查风险:虽然国家需要进口,但是对于海关来说很难分得清哪些是正规渠道进入的。一审一查就将商品积压在海关十天半个月,客户体验较差。
(2)政策管制:国家对于进口的这些快速消费品政策在不断的调整。很多时候需要实时关注海关动向。
(3)国外政策变动:每个国家对于商品的出关政策都是实时变化的,这个对于此类模式是个不可控因素。
3、产品质量不可控(特别对于洋码头)
(1)对于洋码头的个人代购买手,商品质量比较难控制。仲裁起来较难。
(2)海外正品出现问题,很难与厂商直接沟通,只能依赖分销商,这个时候“天猫国际”就比较尴尬了,好在他们为合作伙伴设定了“先行赔付”保证金。
七、总结
1、阿里只是产业布局:“天猫国际”还没有到达真正爆发的阶段,只是对于海外购物的一个布局。
2、阿里运营目标清晰:不再做淘宝类的集市,直接与大的卖家合作,保证了商品的品质。依托大树好办事。
3、洋码头类厂商只能另寻靠山:阿里在电商平台战略上很少进行投资,都是直接操作,洋码头只能另寻其他靠山与阿里的天猫国际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