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孩,或者该说每一个人,有其存在的独特性。
有太多父母执意要小孩去临摹其他人的行为,复制类似的成功经验,去追求他们眼中的理想人生,圆他们年轻时未竟的梦,甚至驱策小孩成为“第二个自己”。
仿佛一个生命的诞生,是为了满足、成就另一个生命。
就小孩的立场来说,“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自己才被生下来”,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事情的最初,我们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乐,最后我们的期待却无限制地扩张开来,于是伤害就无可避免,我们也失去了凝视孩子的初衷,曾经在某个时刻,我们光是触摸小孩柔软的掌心就满足不已。
我们可以不再复制这些伤害。 孩子因你而来,但不是为你而来。
这本书里写的关于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更多地可以看到很多父母自身的严重心理缺陷。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某种心理缺陷,但并不自知。当带着并不自知的缺陷去拼尽全力爱孩子的时候,带给孩子的或许是一种窒息般的束缚,让孩子想逃离或是放弃自我而迎合父母。
我们如何做好为人父母?做好你自己,为自己而活,再言如何教育孩子。
如果连自己都摆脱不了某些心中千千结,又怎么能言及教育好孩子。即便做好自己,但在孩子身上用力过猛,或许也只会适得其反。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独立的存在。
也许最好的教育只有两个字,它叫“尊重”。
真心是很不错的一本书,无论是为人子女,还是为人父母,还是人民教师都该有所反思。
这本书里的内容真真切切的道出了现实中演绎的一幕幕,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们战战兢兢,勤勤恳恳或太过忤逆的等因全都描述得那么逼真,让人看了会愤怒,会鄙视,会反思,更会引以为戒吧!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本书很耐人寻味。虽然看起来像是叙述小故事,但还是挺需要耐心咀嚼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它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