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地址分类、子网划分 以及 子网掩码,是三个相互有关的概念。
ip 地址分类
在最初的 ip 地址分类中,ip 地址被分为 5 类,就是我们熟知的 A类、B类、C类、D类、E类地址。
5 类 ip 地址.png
ip 地址分类中,有子网号和主机号的概念。子网号用于确定划分不同的网络,主机号用于确定某个子网下的特定主机
来看一下,5 类 ip 地址的具体分布
A类 | 0.0.0.0 ~ 127.255.255.255 | 16,777,214 |
---|---|---|
B类 | **128.0.0.0 ~ 191.255.255.255 ** | 65,534 |
C类 | 192.0.0.0 ~ 223.255.255.255 | 126 |
D类 | 224.0.0.0 ~ 239.255.255.255 | - |
E类 | 240.0.0.0 ~ 247.255.255.255 | - |
其中,A类 地址的每个网络号 分配了 16,777,214 个主机号,B类 地址的每个网络号分配了 65,534 个主机号。不管 A类 地址 还是 B类 地址,对于一个小型的公司,或者一个小的工作室的网络来说,这些 ip 实在是太多了。这就需要将一个大的网络,再继续划分若干个子网,将 ip 分配给需要的的人。
这就引出子网
子网,的作用除了把大型网络分为,逻辑上若干个子网。还能够有效的减少路由表的表项。再未使用子网之前,路由表需要记录为每个主机配置一个表项。显然这是很耗费的资源。当有了子网之后,把大型网络划分小的网络。路由只需要记录一个子网对应的表项,发往同一个子网内的主机,都只需要通过这个子网表项转发。
那么子网是怎么划分的呢?
子网的划分,是将 5 类地址中的主机号再分为子网号和主机号。以B类地址为例
子网.png
引入子网掩码,子网掩码将 ip 划分为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网络号部分使用 1 来标识。而主机号使用 0 来标识。
255.255.255.0
255.255.25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