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和一群90后的演员们度过的。这是一群导演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各具特色的演员,最近在组建一个演出的剧团。很有幸受邀给他们带来两天关于即兴表演的课程。
在即兴的课堂时间过得是很快的,他们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共同的一点就是他们对演绎事业的一种执着和坚持。
当第一次看到他们资料的时候,就被他们的履历给惊到了,有从美国和法国回来的,有些是专门的戏剧学校毕业,有些是音乐学院,还有一些一直在剧组里,有些是舞蹈学院的,还有一两个戏剧素人。但是每一个都有很多的作品。但是共同的一个点是之前没有接触过即兴表演,导演希望通过两天的集训,带着大家了解即兴。
之前接触过科班演员,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入戏很快,情绪也很到位。角色塑造能力很强。可是要让他们演绎即兴喜剧会有很大的挑战。之前只是感受层面,而这两天的课程让我深刻体验到这一点。科班演员的优势很明显,但是到了即兴的领域会显得应变性有些不足。很多的时候即兴是需要演员内在即时的自发性呈现的,是需要直接给到队友的,即兴喜剧角色的塑造在于当下瞬间的角色内在填充,而不是角色的渐变塑造。这是很区别于影视化作品和电视剧作品的一点人物塑造。即兴喜剧是一种舞台剧,他的演出时间:短篇5-10分钟,长篇30-90分钟。他更多是一种喜剧形式的呈现,引观众发笑是主要的表演效果!对于舞台形式的人物塑造,是需要直接的呈现的,情绪、语言、肢体等等很直接,这样处理可以很好的完成表演效果这里面的情感层次以及细腻方面的处理会若于影视化作品。但并不是说一点不需要,细节化的处理会让表演有艺术感和高级感,但这不是即兴表演最重要的追求!除了刚才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荧屏画面的呈现会让观众很容易捕捉到情感的层次,而这类的作品也是因为演员角色对于情绪情感的会让影视化的作品更加富有观赏性和艺术鉴赏性!
很多科班出来的演员更多的是在影视化的道路上有很强的优势。这也是他们长期训练体系的结果。演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可塑性。能在各种角色之间自如的切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而这群演员让我惊喜的点也在于此,第一天的时候会发现有几个随机的应变性和想象力会差一些,但是第二天很快的找到了那种感觉:释放自我,很好的让自己感受当下,并作出及时的反应给到队友。
这两天给我的感受是其实每一位演员都可以尝试的是玩即兴,这是一个很好的打开演员另外一条戏路的方式。即便不走喜剧道路,也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训练方式。
从即兴的理念,认知和即兴的背景知识再到热身、训练、各种短篇形式的练习和演绎以及最后的复盘。有一个小伙子随时拿着笔记随时记录随时和我互动还有其他的提问,让我感受到这帮90后的强劲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