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分享第31天:“我看到年轻人,我的同乡们,他们的不幸就是继承了农场、房屋、谷仓、牛群和农具;因为这些物事都是得之容易去之难。”这是亨利·戴维·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开篇,表达的对于普通人的生活的同情。
梭罗认为人这一辈子只需要满足热量就够了。我们赚钱的目的,只需要购买维持生命的食物、用于保暖的衣服和防止寒流的房屋。而食物、衣服和房屋的作用只是为了保护热量。我们只需要赚到购买这些热量的钱就够了,剩下的都是多余的。
如果我们拥有的热量已经足够多了,多到用不完,但是我们还是去获得更多的热量,这在梭罗看来完全是一种重复。比如追逐更多、更丰富的食品,更大、更豪华的宅邸,更精致、更多样的衣服等等,对物质的无止境的追求,最终会锻造成为束缚自己的黄金或白银的镣铐。
我们很努力地工作,想方设法出人头地,想要更大的名声、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财富、更豪华的体验,我们一直在路上,有时干劲冲天,有时又感觉到疲于奔命,可能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稍稍停下奔跑的脚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梭罗在书中写道:每一个清晨都快乐地对我发出邀请,要我开始像自然本身一样简单、一样纯洁地生活。我到森林中居住,是因为我想活得有意义,只面对生活中最至关重要的事实,看我能不能学到生活可以教给我的东西,而不是在我行将离世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不想过不是生命的生活,因为活着是这样珍贵。
我们努力地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而活着,却独独没有看向自己生命的本身,希望有着怎么的生命旅程,拥有什么样的生命体验,而不是被外在的事物所捆绑,我们拥有了很多的物质,但到底谁是主人还不一定。
生活不在于拥有,而在于体验。
梭罗希望用他的话语来警醒我们,不一定非要按照世俗的惯性来生活,没有必要别人追求什么,你也一定要追求什么。
《孟子》中有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的心在哪里?终其一生,我们去努力把四处流浪的那颗心寻找回来,明白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再被外物和他人所左右,成为自己生命的体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