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维明的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文化能力不能通过知识的膨胀来取得。文化能力一定要通过体验,没有别的路可走。”
有道理。经历过不同体验的人,学的知识一样,但是文化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像中医中的“从化”理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不同的体质所转化的疾病性质不同。同样,每个人的经历,也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文化体质”。
大学,除了学知识之外,还要提供一种体验。体验什么呢,体验紧张的,有序的,神圣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有的那些东西,从而拥有一种大学生应有的“文化能力”。然后,他们进入到社会中去的时候,才能把这种美好渐渐的带到全社会去。
而现在,大学的“体验”还十分欠缺,大学生得到的“文化能力”,还远远不足,甚至问题重重。
体,在中国文化中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人认为学习一种事物,不光是认知就行了,还要去“体”,比如,体会、体尝、体验、体悟、体察、体认、体谅、体恤……只有用体,去体验过,才能使真正的化为自己的东西。
軆、體,与禮有相同的部分,也就是说,禮,并不是一种空洞的仪式,而是要有与身心一体。
我们对家乡,对一个地方,对一座城市,一个乡村,几条街道的眷恋,怀恋,其实,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在这里有过深深的体验,有过全身心地认知。或许就是认知心理学上讲的“具身认知”吧。
如果我们对所有的地方都没有一种深深的怀恋,我想,这或许是一种豁达,但也是一种潦草。
再精致的生活,也只是浮泛的精致,本质上还是一种潦草。
我觉得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潦草。
现在城市扩大的很快,城建也更新的很快,越来越宏大,越来越豪华,出行越来越方便。但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不足就是,对步行的忽略。
我们新城市建设,关注车辆的比较多,对步行,却关注的不够。
我们做车辆穿越一段距离,和步行走过一片距离,体验是不同的,对这片区域的融合度,是不同的。
我们常常诟病现在小学生放学要家长接送,而以前都是自己回家。我想这其中的一个原因,除了是担心各种人贩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城市设计,对步行还不够“友好”,小学生回家的道路,即使没有坏人,也没有个十分安全的步行的途径。他们无法完成用脚步去每天丈量一片土地。
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却没有深深的去体验它,与产生某种神秘的连接,神秘的相应,融为一体。
交通工具的豪华,道路的宽广,生活却潦草。
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放学后坐在家长的各种交通工具穿梭而过。
他们对一个地方,还会有很深的怀恋吗。或许也会的。
他们或许会更洒脱,但洒脱,和脱失,两个词有重叠的部分。
脱失了什么?或许是意义,或许是精神的厚重。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有一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说明这个地方,让他深深的体验过了,因此十分的眷恋。
你有没有一个地方,让你甘做一条水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