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这些天没有远游,就是在武汉周边游玩了一下,在一次吃饭的的时候,见到旁边的一桌人在聊着天,看样子好像还是店里面的管家在旁听一个中年人的讲话(最后询问了一下,是店里面的老板),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谈到快乐,一个人怎样才能真的快乐,那个中年人就说,快乐很简单,就是要看到别人的好,看得到别人真的好,多看别人的优点,少谈别人的缺点,心情自然就变好了。现场有个年纪大一点阿姨,正在做卫生,店里的老板就说,你看阿姨虽然年纪大一点,手脚没那么利索,但是阿姨很勤快啊,服务态度也蛮好的,平时就少去责怪她,多想想她的优点就行了,店里的老板也没有讲一些理论,大道理,就是从人的角度去谈,比较实在,作为管家来说这样去想,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好。我仔细想想,多去看到别人的好,这种思维模式在笑来老师的课程里也提到过,我今天就重温一下内容中的经历这么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不好,你也不好。
第二个阶段:我不好,但是你挺好的
第三个阶段:我挺好的,但是你不好
第四个阶段: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绝大多数人总是在第二和第三个阶段反复穿梭,也就是要么我好你不好;要么我不好,你挺好。
第四个阶段极其美好,但要到达却是比较难的。
想想是这样的,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面对这个世界,被大人们占领被大人们主导的世界,再看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当然就是第一种情况:“我不咋地,你也不咋地……”;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时候,我们经常的窘境是:“我错了,你们都对……”
要么你行我不行;
要么我行你不行……
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进入最后一个状态:
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根源就在这里了:处于第二种状态和第三种状态的人,着实见不得别人「的」好。
再说一遍,是见不得别人「的」好,对,就是加上一个“的”字,我们就可能更容易看清根源。
你看,“见不得别人好”。这里的“好”是整个状态,包括“变得更好”。
而“见不得别人的好”,说的是“见不得别人的好处,好的地方”。虽然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时也有好的地方。
但是因为有那些不好的地方,所以好的地方完全被否定被掩盖,就是我们说的“见不得别人的好”。
加上一个“的”字,我们的注意力所处的地方就不同了——我的意思是说,别人不好的地方就不好罢,但我们应该有能力看到别人的好的地方——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优点、那些好处,只不过是被我们自己的“有色眼镜”掩盖了而已,无论我们自己是否看到,它们都存在于那里,它们就是在发挥它们的作用。
处于第二和第三种状态的人,因为见不得别人的好,所以总是错放他们的注意力。
因为要比出个胜负,分清个好坏,于是,处于第二种状态和第三种状态的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不好”,而不是对方的“好”,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错”,而不是对方的“对”…… 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盲人却又不自知,这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彻底被阉割,结果是,永远只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之处。而且说实话,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舒服。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双重标准:
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与「好」或者「更好」……
于是,大多数人就这样自断了“后路”——永远停留在第二个或者第三个阶段里,反复穿梭却无法突破,永远不可能进入最后一个状态。
好,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绝大多数人都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反复穿梭的根源在于:他们见不得别人的好。
接着来看看第二点,想要达到第四个阶段“我挺好,你也挺好”很困难,可一旦达到这个阶段,又是极其美好的事……,极其快乐的事。
你看,要想达到第四阶段,确实是难上加难。然而,只有到了第四个阶段,才会知道第四个阶段的惊人之好……
你竟然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
更为惊人的是,由于你能更多地、不断地看到别人的好,你所身处的世界的的确确比原来要美好太多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又多多少少好奇,过去那么多年里,我错过了多少实际存在的美好呢?可若是错过了,肯定只能怪自己。
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与「不好」之上;
若是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儿做对了?哪儿做得很好?以便我能吸收经验,获得成长?最终做到,我好,你也很好,我行,你也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