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十几岁时要去参军,被他娘拉住了:你是小儿子,不能出去。兵荒马乱的,你这一走,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
爷爷是老太太的心头肉,也是老太太的乖儿子。他没有走,一直陪伴在老太太身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傍晚跟邻居说说古书,农闲到附近县市跑点生意。老太太活了九十几岁,爷爷陪她到咽气那一刻。
朋友的舅舅,年轻时颇有抱负,某一天收拾行囊要出门,他爹穿一身孝衣出来了:你走了,我还能活?以后谁养我?
这位舅舅也是孝顺人,把梦想放在一边,安分守己在县郊做了一辈子老师、校长。他的父亲活到85+,母亲仍健在。偶尔,他还带着老母出去兜风。姊妹们都说,这个兄弟虽然为人小气,但对老父母真不差。
我以前常想,那留住孩子的母亲,绊住孩子脚的父亲,应该都是自私至极的人吧?
可是,偶尔也犯嘀咕:如果没有他们的挽留,爷爷会不会像打天下的某些人,十几岁离开母亲,再也没有回过头。如若侥幸大难不死,也许会在城里封妻荫子。以舅舅的才智至少也会在省城闯出一番事业,成为遥远的乡人艳羡的谈资。
古时讲究父母在,不远游。
看武侠小说,多是没爹没娘的少年、美女,闯出了一番名堂,倒是那有爹有娘的,一个个被惯坏的模样,鲜有成气候的。这时候,总会莫名生出感慨:爹娘从生出孩子的那一刻,任务仿佛就完成了,接下来的时光更多都是牵绊,多么可悲!
现在没这么多说法,现在的父母每个都担心成了孩子的绊脚石,早早就做好了与孩子分别的准备。如若把孩子留在身边,不是别人说孩子没出息,父母眼界窄,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彼此看不惯。
爸爸很早就东奔西走,难得回乡,也很少有幸福的回忆。到了晚年,觉得培养孩子的任务完成,决定回乡定居陪伴忽略已久的双亲时,短短几年老人却相继去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离世,爸爸一下苍老很多,尤其心境,心灰意冷之际,更加不喜与人交往应酬。
小叔只比我大几岁,正处在成熟旺盛的人际交往期,对兄长的闭关锁家状态很是不解。他不止一次问:他怎么了?
三言两语岂能说清他怎么了。
我上学时,爸爸总是鼓励,要想着市里的重点高中,大城市里最好的大学;工作时,他希望我到北上广闯荡,长见识丰阅历,不要变成井底的一只蛙。等到我成了家,某日,他忽然说,你还是就在江南过小日子吧!
听到这话,我鼻子一酸。他撵我离家的时候,我没有难过反而充满幸福,待他要挽留,希望我安分守己时,我知道他老了。不到一定年龄,断不会说这样的话。
说了这些,不要误会,我不会是那个拉住孩子不让走的母亲,相反应该是含着泪背过身也要笑着送孩子离开的人。青春年少,血气方刚,一身狂躁之时,不去闯一闯,看看天有多高,海有多远,更待何时呢?
但是之后呢?做那闯出一番名堂的少年英侠?可是大部分人不是离乡背井,孤独地蝇营狗苟吗?
朋友忽生感慨:我们远离父母,是为了寻找什么?我一时心有戚戚,啰嗦了这些,事实上还有一些没想好的话。不过我们都想听听看手机的你,有怎样的答案?明天一起来看看大家的看法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