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管理主体是有多层次的,能否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抓好幼儿园自身对教学的管理。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进行分享:认同、落实、关注、突显、反思
一、认同:让每一个教师形成共同愿景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求得教师的认同,构建共同愿景是首要任务。只有努力方向一致,才能使全园教职工把执行变为自发、自觉的行为。
我们在制定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形成课程方案时,发动教师参与规划方案,人人投入、个个参与,让全体教职工明白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按照行事历准时完成。
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家长需要为本、教师成长为本的“用爱养育 用心教育”的办园理念,形成了“耕食课程”的课程方案,明确了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发展愿景,促使大家在工作中积极参与、互相合作,充满创新的激情。
二、落实:让每一个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课程理念向行为转化的有效途径是教育教学的实践。在将共同愿景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规范、民主、支持。
1.规范。
在教学管理中,有序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构建了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指引,如教师一日工作操作常规、班级课程化环境创设要求、班级各类计划要求、户外运动场地安排表、幼儿一日作息安排表等,使教师明确一日教学工作的方向。
2.民主
我们提倡在规范基础上的民主。如: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表的安排,允许教师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作弹性调整,赋予教师合理的自主权。
我目前比较有效的主要调控策略有: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不能偏废;四种课程形态(游戏、生活、学习、运动)不失衡;组织实施中集中、自由兼顾,不顾此失彼。规范基础上的民主,使工作不会放羊、更加有序。
3.支持
这里的“支持”,指的是支持和指导教师规范一日活动行为。在支持中,我们努力做到“实”和“细”。“实”,即常规管理不搞花架子,靠一点一滴去做、去落实;“细”,就是细化管理,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落到实处,我们有两个习惯一直坚持了很多年,每周三或四上午,组织空班老师轮班听半日活动,然后对一些细节性的工作进行集体讨论;另一个就是每周五中午进行回琴(将下周要上的音乐,提前回琴)
三、关注:让每一个教师注重每一个细节
在具体指导中,关注细节,引导教师把握教学中的随机应变教育,关注幼儿个别能力差异等,可使细节问题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亮点。如在每周五的业 学习中,我们会探讨轮班听课的半日活动,有时候,老师们在活动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发展,看似热闹,却无法有效提高自己组织驾驭活动的能力。
于是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看课的策略,有效提升教师的能力。如专门看某老师的小结提升和回应,或专门看课堂中的有效互动环节,使教师在观摩活动中明白“智慧在教师,出彩在孩子”的道理,尝试把一些细节问题转化为自己的亮点,提升能力。在随堂听课过程中,我们针对教师的共同性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和评价,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管理。细节的关注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师成长。
四、突显:让每一个教师关注耕食课程
通过课改的全面实施引发了一场“如何将课程指南精神渗透到园本课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经过梳理、践行和研讨,我们以“寻耕篇”“文脉篇”“访食篇”为主要内容,注重整合性、渗透性,将耕食特色课程有机渗透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断完善。现在,我们的耕食课程已经成了每个班的常规,每个篇章,每个阶段老师们都已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
五、反思:怎样让我们的教学管理更加有效
教师要善于归纳、梳理、提升,每一次的归纳、梳理、提升,都会让我们的孩子又聪明一次。每一次的提升也会让我们的教师更聪明。
如每月一次的环境创设和案例评比活动,我们会详细梳理每个班级的亮点和整个评比中的亮点,使评比活动不仅仅是结果,更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又如我在教学工作记录时,每月梳理一些工作案例,有教师点滴感人细节的案例、工作亮点的案例、共性问题的案例等,并在每次教职工会议上采用优点放大、适时激励、指明努力方向的方式,和大家产生共鸣,激励团队不断奋进。实践让我们感受到每次管理工作上的归纳、梳理、提升,让我们的教师更睿智,并逐步养成反思每月工作的习惯。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
书本学习是体验别人的经验;生活实践才是获得自我经验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