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束之高阁,今是冰封云盘,一归档就像入了冷宫,再难被翻牌子拿出来瞭一眼的东西,老照片算上一个。
那天心血来潮,想看看大二那年去美国的照片,在云盘里翻箱倒柜好一番,总算是找到了,一起解冻的还有很多几乎被清理小队扫地出门的记忆碎片。
一些几近遗忘的旧时光。
大多数是当时随意拍下,未经整理更无心处理的。有不少是当时拍了就拍了,再没去瞭第二眼的。甚至还有镜头照虚的、构图倾斜的、背景千奇百怪的……
按我完美主义的尿性,但凡当时抽出时间来整理照片,可能一大半都被扔进垃圾箱然后清空,只留下少数从审美角度看上去还不错的幸存者。假如那时候还有发朋友圈的兴致,那留下的大概会是经过滤镜处理和像素压缩的,色彩鲜丽但难免失真的图片,就像整过容动过刀子,完美但不原生。
但时隔四年,现在看过去,这些“歪瓜裂枣”却似乎更具观看价值。没有特意的构图,不是故意的摆拍,更没有为了美观而将背景、表情、动作、发型统统优质化的前期加工,摆在眼前的就仅仅是当时最真实的样子。
一张照片里面,有人在笑,有人漠然,有人正好走过虚化了背影;有照片大家都在看镜头,也有拍照者自己的自娱自乐;你可以看到当时的大家都留着什么样的发型,都有过怎样的笑容,都戴着什么样子的眼镜;可以拼凑起一些记忆拼图——哦原来我们还做过这个。
一旦把它们对上时间轴,就更有意思。
你可以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四年前这么瘦(胖),而某某某居然胖(瘦)了这么多;可以跟四年前还是素颜的朋友打个招呼,然后一键发送给这个四年后的“不化妆不出门星人”;可以发现四年前有人背上具有背负系统的背包其实是始祖鸟,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背包还有背负系统,而四年后我也拥有了自己具有背负系统的背包;可以看到自己发型换得不勤,但也直了弯了又直了,现在倒是又弯了(是头发不是性取向别乱想嘿嘿);会想起原来四年间自己还去过这样一些地方,见过这样一些人,做过还算疯狂的事。
一个人看还不过瘾,忍不住发了几张给各自的照片相关者。时隔好久不联系,冷不丁一张“黑历史”发过去倒并没见生分,反而大家都摩拳擦掌开启了“黑历史”斗片模式,纷纷放出大招,张张丑态百出,比表情包还打得火热。
跟老照片的主角们简单聊上几句,感觉还挺好。以前的时光是回不去了,但回忆都在,一张照片就足以解锁。
看过这些鱼龙混杂的生肉照片,再去看手机里那些处理得光鲜亮丽的“熟肉”,倒反而觉得差了点什么。所有的照片好像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头发OK,笑容OK,角度OK。OK,这样才能保留下来。再糊上一层滤镜,点掉两颗痘痘,才可成片。
这样保存下来的照片,看不到当天的天气,看不到自己的肤色,没有乱七八糟的背景,色调或清新或复古但都清一色,除了能依稀可辨的拍摄主体,其他的元素一概被后期掩盖。是挺精致的,但就怕跟大脑记忆不太友好,多年之后会再想不起当时真实的样子。
照片存在的意义,不应该仅仅是完美无瑕得拿给别人去看。你总得留下一些,留给以后的自己。一些现在看起来东倒西歪的瞬间,以后回过头来,你才知道你也曾经这样活泼生动。它们跟你的标准微笑一样,一起构成了你的旧时光。
所以,摄影需要前期构图、后期处理,但回忆统统都不用。不是所有照片都得流光溢彩,有的,只需要证明你到这世界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