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深知自己的文案功力不强,句子总是随心写,也毫无语法和逻辑可言;而且从小到大一直学不明白语文,作文写的也是一塌糊涂,所以这也让我逃避写作,也从来没有要想过写些什么。
但越来越大,总说要变得更好,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却总感觉只是过过嘴瘾,根本无法发觉自己是否比昨天有所进步,这算不算是对自己不了解呢?而且作为快要毕业,即将踏入传媒行业的人,文案功夫也得算作是一门看家本领,不练习写作的话以后拿什么在社会中混口饭吃呢?
现在还有一个月就要考研了。回想备考的这一年,从刚开始的焦头烂额、上火牙痛;到现在不想紧逼自己,却还是满脸爆痘、暴饮暴食。嘴上说着考不上就算了,心里却有些不甘。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于频繁的自我暗示,导致现在对学习松懈,只希望每天控制好情绪,不要再让负能量占据一整天。(也不知道谁对是错,一战考上的一定是非常厉害的人啊)
昨天又看了一遍《强风吹拂》的大结局,虽然是纸片人,但总觉得 清濑灰二 这个角色异常真实,真实到就好像他也同我年龄相仿,虽然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烦恼,却还是依旧热爱生活,坚持跑下去。(或许“准社会交往”这个现象已经在我身上体现出来了)也是因为这部动漫,让我找回了当初对跑步的那份纯洁的热爱,让我一整年都心念跑步并坚持跑步。
今天下午也随心的放松了下(好像稍微有点过分呢),看了看最近香港发生的事情。(不得不说越长大越关注国家大事,不知是因为读书的原因,还是传播学的原因)虽然自己不在香港,但自己也算是经历过历史的人了,似乎脑中都出现了年老的自己给孩子讲述这件历史的形象。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知识分子,似乎总是满腔热血、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而奋斗,就好似五四运动时期的大学生,一腔热血,毫不畏惧地为了中国努力着。B站上总是有一些弹幕表示要代表xx地方出击,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的时候(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是否也能像当时的热血青年一样,不惧牺牲,为了一个中国而奋斗。
那些香港的群众自发唱起国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为解放军和阿sir鼓掌称赞……真的是热泪盈眶,心中的爱国主义好像充斥全身,浑身充满了温暖与力量,激动到鸡皮疙瘩都出来,民族主义的力量真的很神奇,中国也真的很伟大。
看了看外交法发言人的视频,不禁被他们智慧和代表中国的大国风范的气质所吸引。那种气场是自然而然就散发出来的,也是相当的圈粉,要比别人多努力多少才能成为他们那样充满魅力的人啊。
国际传播对于我这个传播学小白来说太过复杂,不仅要对外媒的提问句句斟酌,防止他们下套或者哪句说的不对被抓住把柄。
回过头来就已经四点了,看了好多的视频,似乎感觉自己也去香港走了一遭,也去看了外交部发言人的新闻发布会……然而低头却发现2018年的英语题还静静地躺在自己眼前,窗外也是一片宁静,没有砖头,没有混乱。
考研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我想可能就是一次尝试吧。考过了可能以后也不会再考了(可能…),好想拍视频,好想跟闺蜜出去玩,剪我们的vlog,等回过头再看又是不一样的心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