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在看《这!就是灌篮》第二季第一期的时候,叶秋臣正在吃一个双黄莲蓉月饼,心想可以一边看个篮球综艺,一边再满足一下节日上的口腹之欲,两全其美。
结果看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住想要吐槽的欲望,本来想着一边看一边记录一些要评论的关键点,结果却变成了甚至一口月饼都吃不完就要写下槽点,既没有看到好看的篮球综艺,也没有把月饼吃好,变成了两不全齐不美。
我前面的这堆无意义的废话,刚好可以用来评价这一期节目的节奏,冗长无趣,毫无重点,刻意煽情,拖沓油腻。
不是比赛,更像作秀。
1.风格突变,节奏太慢
因为第一季的制作团队跑去做了《我要打篮球》,所以《这!就是灌篮》虽然顶着第二季的名头,但其实却更像一个新的节目,整体风格也彻底大变,完全与之前不同。说是有相同点的话,就是都引入了女性球员,虽然可能都没办法走到最后,但也均呈现了良好的包容性。
与《我要打篮球》的海选大锅烩不太一样,《这!就是灌篮》直接就分了街球派和学院派两个对立面,刻意制造了一种冲突感。相比这种设计,其实我更喜欢四海一家的感觉,不论来自哪里,大家都是热爱打篮球的人,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赢得比赛而已,何必分个高低贵贱呢?
街球派看起来很酷炫,但学院派则相对务实。这种街头VS学院的设计,在其他综艺里也有许多地上VS地下的雷同感,好像这个制作团队之前并没做过篮球相关,只是其他类型综艺临时找过来的团队强上的。
赛制方面,也并没有非常残酷,待定机会变多。没有星星就是待定,缺少了那种输了就要走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整体节奏也不够痛快,进入主题太慢,两个人打球之前还让在场的其他球员制造噪音,感觉是街舞BATTLE的范儿,双方放狠话也像是设计好的,倒不像是篮球比赛了,我还是更喜欢直接开打的感觉。
2.教练团阵容,王仕鹏还是打篮球去吧
我对于篮球发起人白敬亭还是比较有好感的,因为同样都是詹姆斯的铁杆粉丝,而且他向来的表现都是个钢铁直男,节目里也没有多余的话,挺合适。
单纯评价综艺里的表现而不是打篮球的话,个人建议王仕鹏还是选择打篮球去吧,做综艺真心显得太油腻了,说话和评价的时候镜头切换都是数次打断比赛,综艺效果并不好。
整体来说,专业球员都不如郭艾伦和林书豪有看点。
表情包尼克杨来了之后主要是因为语言不通,其实他的综艺感比王仕鹏和孙悦都要更好一些。
3.不是比赛,更像作秀,没有王少杰真的不想看了
说完节目设计和教练团,叶秋臣再说说最想吐槽的比赛环节。
有些球真的没必要一直慢动作,看起来非常拖沓也不够痛快,而且有时候部分动作和表情也没必要定格那么久,走步的时候直接看回放就完事儿了,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有什么好争议的呢?该慢放的时候却没有慢放,盖帽犯规回放得很快而且角度也不好。还有,为啥三不沾那种不痛不痒的投篮也要慢放?我猜想争球的设计是想勾起大家《灌篮高手》里面流川枫和樱木花道在片尾曲刚响起来的那个画面回忆杀,但个人感觉没必要每次都慢放。
比赛上,槽点最多的就是慢放。
另外,单纯把头盔哥和张展瑜这个1V1拿出来说一下,明明张展瑜更适合3V3,结果却选成了1V1。头盔哥和张展瑜,本来就不适合对位,体重差别那么大,身体素质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张展瑜防守基本上不失位,结果和网红街球手1V1输了又是怎么回事,单纯想给街头派正名也不用这种方式啊,关键也胜之不武。这种对战的选人都是根据教练团的意愿,根本不是挑战者本身的意愿,选了不适合的两个人对战,结果其实早就能预料到了,根本没悬念。
说到悬念,叶秋臣想强烈吐槽一下这个“绝杀荟萃”,又称“绝杀开会”。
真正的比赛里不是没有绝杀,但绝杀之所以振奋人心是因为稀少且难得。但在《这!就是灌篮》第二季的第一期里面,绝杀就跟吃个大碗宽面一样简单,绝杀次数太多,显得非常假,看起来就像剧本。
说到剧本,这个节目的剪辑实在太做作了,整体节奏不顺畅,打球时更像进球集锦而不是真的比赛,基本上看不到一个人连续的表现。场下也有明显的表演痕迹,作秀的成分太重,在球打得没那么精彩的时候,情绪似乎不必那么激烈吧。
可以制造绝杀的悬念,但请别刻意制造绝杀的悬念。
当初是因为王少杰参加才去看的,但第一期他并没上场,预告里看到他是在第二期出场,还要再等一周。
参加选手里明明有许多不错的球员,但节目却不好好去做,真是令人太失望了。
如果没有王少杰,下一期节目根本不想看。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