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来,所谓的快乐,很可能只是让个人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同步而已。只要我自己的想法能和身边的人的想法达成一致,我就能说服自己、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而且也能从这个信念中得到快乐。如果快乐是在于觉得生命有意义,想要更快乐,就得要骗自己骗得更彻底。
今年看了几本书,看的最煎熬的是人类简史,看的抓心挠肝。因为按照书里的逻辑,整个社会是通过想象构建的共同体。比如价值观,比如道德,比如现在大家时时刻刻在强调的公平正义、自由幸福。这就让人觉得很虚无,很魔幻,感觉整个社会似乎是海市蜃楼,总想把它戳破。
书中的观念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差别太大了,看的时候有抗拒,可抗拒的同时也发现这些东西似乎虚幻实则牢不可破。比如个人主义,它也是历史演化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解离农耕文明时期的家族势力,把人从家庭解放出来,其目的是单个人总比一群人好控制吧。怎么植入这个想象呢,一个好的想象需要和现实紧密结合,从生活的各个细节渗透,房子要造成一个个小房间,孩子从小就要单独生活在一个房间里,父母被允许后才能进入。小孩对自己房间可以随心所欲的装修,墙上可以贴着摇滚明星的海报,也可以满地丢着脏袜子。如果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任何人都会觉得自己就是个“个体”,觉得自己的真正价值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他人所赋予的。书里类似的观点很多,看看书,再抬头看看街上的行人,真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东西作者一直没说,如果社会是通过想象构建的共同体,是哪些人推动引导着人们的想象呢!阿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