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简简单单的一首柳絮词,生动地揭示出宝钗的性情,大度而宽容。并且是很积极很乐观的格调。宝钗眼中漫天的飞絮是自由不受羁绊的,即便狂风吹来也无所畏惧,因为好风借力,所以才上得青云。与黛玉的风格迥然不同,不似那般凄凉,随风而散,“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最爱宝钗,为她的气度也为她的学识叹服。她的花名签用来隐喻自己再合适不过:“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大观园中的宝钗一直是个随和的,端庄典雅有气度的姑娘,不曾为宝玉的偶尔顽劣与口无遮拦而动气,不曾为黛玉的尖酸而上心。难怪长辈们喜欢宝丫头,园子里的丫鬟婆子们喜欢宝姑娘。这种亲和力实属难得。最终黛玉也开始喜欢宝姐姐。
“淡极始知花更艳”,宝钗从不张扬,为人处世的淡极的态度更是让人于平淡中见不凡,在谦虚内敛的背后惊现的是牡丹沁人肺腑的清香与娇艳,动人之极。
与一般印象中锦衣玉食,在父母家人庇护下的大家闺秀不同。宝钗的才能不只琴棋书画这类普通意义上的才,还有持家。单拿管理大观园来说,有条不紊。宝钗本是个极聪明也极通事理的姑娘,在贾府也算个客人,平日里凤姐持家,府里上下的利弊,宝钗心中自是明白,却不便管理,也是管不得的。凤姐病后,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协助探春兴利除弊,同时又笼络了园子里的婆子妈妈们的心,益于贾府兴盛。再者,宝钗的哥哥竟是那般不中用的人,给家里惹了多少麻烦,也亏有宝钗帮着持家。自从那刁钻刻薄的夏金桂过门,薛家哪里还有安宁日子?夏金桂初到便压下薛蟠的气势,又设计摆布香菱,再一步将住薛姨妈,宝钗则是早已看破了的,言语中并不给那泼妇留些空隙,才使夏金桂知道宝姑娘是侵不得的。又多亏宝钗时常用道理压着,夏金桂才不至于闹翻了。一个尚未出阁的小姐能有这般魄力,已是让我钦佩了。
有人认为宝钗城府极深,虚伪。我眼中的她一直是个大度而明事理的人。她即便什么都清楚,有时也会“一问摇头三不知”,也许她算是城府深,但绝不虚伪。她的做法算是明哲保身,中国自古便流传着“难得糊涂”,糊涂不是什么都不懂,恰恰是万事皆通,但处于种种因素,有些事不宜讲出。那么宝钗就是这样了,客居贾府,她便是心知肚明又能说什么管什么,上面有凤姐,有老太太,有王夫人,有老爷把持着,下面有一群嚼舌头的丫鬟,婆子,小厮们,平日里园子里嫡亲的姐妹们都不好说什么,何况一个客居的小姐,再加上封建家庭的规矩。所以有些事不便插嘴,即便被问到,也不宜说。宝钗的做法没有错,并且很明智,恐怕没有人比她言行举止更得体了。
最爱宝钗,她的大度与明理一直是我所推崇的。我可以理解她的做法,而且相信她是真诚的,不存丝毫虚伪与做作。有人把她出众的气度与胸怀看作虚伪,看作演戏,那就错了,如果自己没有气度便去对大度的人妄加评论,就成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有人想得太多,认为她的一些无心的举动暗藏着目的,大可不必劳神去用心思猜测她的居心,难道人的每个行为都是事先深思才会作出的么?我相信宝钗真的是以诚相待,大度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