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争力,又看到一个新名词。是指内向者在沉默中便能实现逆袭吗?非也,读完《内向者沟通圣经》以后知道,珍妮弗·康维勒是在告诉内向的人如何克服自己先天的习惯,去与人沟通、去当众表达、去拓展人脉。
意外的是,巴菲特,比尔·盖茨,普金都是内向的人,但是又觉得意料之中。我实际不喜欢用内向、外向去考量一个人是否善于沟通。生活中常见到,性格活泼的人在正式场合却说不出来几句有条理的话,平时静默的人在会议上却能侃侃而谈、条理分明。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在与人交往上不是一个主动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和他人的沟通。在网络时代,沟通能力对每一个 人,不管是内向者或外向者,都显得格外重要。那么记住以下的4P法则,我们可以在沟通上做的更好:
1.准备
充分的准备是应对一些重要场合,比如会议、演讲、面试等环节的不二法则。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我自认不是思维敏捷的人,但我习惯用文字表达,所以提前准备好自己的发言,需要的时候就把它从脑子里拎出来,一二三……非常清晰有条理,自己也不紧张,还给别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我人生中不多的几次面试,都是因为充分的准备而圆满成功。
2.展示
勇敢真诚的表达自己,这个真的是我这个被动的内向者比较欠缺的地方。喜怒不形于色,这是内向者的特点,所以很多时候,别人不了解你的真实所想。比如,老公做的饭,我吃着不错,但还是默默的吃,而女儿可能会大声的说:太好吃了!老公就说:看嘛,这样子让做饭的人才有动力嘛!我一想,确实如此,为什么不说出对别人的赞美呢?
在社群里,看到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自己有点想法,却又觉得可能只是只言片语,不够系统,不够专业,还是看看专业人士怎么回答吧!于是错失了与人建立联接的机会。
基思·法拉奇塔尔·雷兹在《别独自用餐》一书中认为:在信息时代下,坦率已经变成一种很受欢迎的品质了,无论你有什么目的、发布什么消息,或是称赞别人,只要你的态度是真诚的,大家就会赞同。
“我就是我!”这是动画形象大力水手常说的一句台词。所以,让我们向大力水手学习勇敢的表达自己吧!
3.推动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我们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在沟通方面同样如此。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面试、第一次走上演讲台、第一次在培训班上发言、第一次主持辩论赛时鼓足勇气、故作镇定的心情,以及之后的愉悦和成就感。后来,我又经历过与不配合的团队成员推心置腹的谈心,给以说话苛刻闻名的上级领导解释问题,向玻璃心的同事表达歉意……每一次在开始之前都是有心理压力的,有些也不是非做不可,但是一旦走出这一步,发现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我想这每一次的沟通挑战,其实就是在挑战自己的舒适区,而这样的挑战让我不断进步。
4.练习。
还记得刻意练习吗?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也需要不断地刻意练习。
我们不必改变自己的性格,我们只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比如当众流利的讲话,改善与家人或同事的关系,建立自己的人脉圈。根据我们的目标主动制造练习的机会,比如要求自己在单位的会议上逢会必发言,张罗一次饭局,参加身边的一次微课或演讲,在朋友圈或社群积极的留言,同样一件事,尝试和家人或同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说,然后每次记下过程、结果和自己的感受。坚持下来,相信我们内向者也一定会摘下不善言辞的标签,成为沟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