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有若无,实若虚:不自满,虚怀若谷。
▲犯而不校:“校”同较,计较。被冒犯而不计较。
▲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却向知识浅薄的人请教;越有学问却越觉得自己无知,充实却不自满,被人冒犯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曾经是这样修行的。”
【知识扩展】
《道德经·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为人虚怀若谷,敦厚质朴得好像未经雕琢,心胸旷达好像深山幽谷。)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清朝康熙年间大臣汤斌曾说:“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当非常之谤而不辩,可以任大事矣!”
(遇飞来横祸而不愤怒,遭遇突然变故而不吃惊,遇到极度的诽谤不去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