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益铭学复利
“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算不出人性的疯狂。”
——伊萨克·牛顿
18世纪初的英国政府,因为战争而债台高筑,债务问题亟需解决。
企业向政府提供资金,解决一部分债务问题,作为交换,获得政府给予的垄断经营特权,是当时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
政府和企业互相为对方提供追逐便利的机会。
和国家财政吃紧的情况相反,由于英国经济的长期繁荣,民间有大量私人闲置资金,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在当时,拥有股票还被认为是一种特权。
01
南海公司的“崛起”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有着皇室血统的南海公司为了解决国家债务问题而成立。
1711年成立时,南海公司承担了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务。在1720年巅峰时期,它甚至承诺为将近3100万英镑的英国政府全部债务提供融资。
那么,南海公司具体是如何承担政府债务的呢?
只要人们手中持有政府债券,就可以拿它交换南海公司的股票。这可能是最早的“可转换债券”的形式了。
通过这样一种手段消化国债,对政府来说,解决了利率高昂的债务问题。而南海公司也通过不断发行公司股票,就换取了安全稳定的国债。
可以说,英国政府和南海公司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
政府和公司都赚了,那谁亏了呢?
只是,这件事有一个前提:南海公司股票的价格支撑得起吸收巨额的资金。
于是,南海公司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提高股价:
在公司建立初,因为承担了政府债务,南海公司获得了在南美洲经营的垄断特权。但因为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南海公司在南美洲的贸易基本受阻,没有实质贸易活动。
终于,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将要结束的消息传来,和南美洲贸易的通道将不再受阻。南海公司抓住这一机会,添油加醋,大肆宣扬:垄断南美洲贸易,将为南海公司带来数之不尽的财富。人们也对南海公司寄予厚望,都觉得它将成为第二个东印度公司。
南海公司也着重在公众面前树立好的形象。它在伦敦的繁荣地段租用豪华的办公楼,搭配华丽的装潢。董事会会议室使用最昂贵的西班牙加套座椅,看上去端庄气派,宛如皇室。
实际上,南海公司的总裁也确实是当时的国王,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
除了利好消息的渲染和公司形象的树立,南海公司在新发股票时,甚至还采用了分期付款的手段。最夸张时,认购股票只用支付股价的10%,剩下的钱可以一年后再分期支付。
因为对南海公司股价将永远上涨的预期,各路投资者蜂拥而至,抢购南海公司股票,甚至还会为了抢购股票而大打出手。
短短半年时间,南海公司股票涨了十倍。
02
“泡沫”的破裂
事实上,南海公司的董事,全都没有过从事南海贸易的经验。实际业务中,最有利可图的贩卖黑奴业务,也因运输中的高死亡率,没有给南海公司带来利润。
南海公司的股价一直都是“空中楼阁”。
但此时,南海公司的融资,完全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人们不断寻求着新的投资项目。
当时普遍的想法是,即使大家都知道这个项目是“泡沫”,也依然会把钱投进去。
因为,泡沫总会变得更大,股票价格总会上涨,一直会有新的买家出现。自己可以随时获利了结,全身而退。
最为尤甚的是,当时有人宣布建立一家公司,公司介绍是“本公司从事一项极有前途的事业,只是无人知道具体是什么事业”。
就凭借这个招股说明书,5个小时内就有1000名投资者认购了股票。而这位发起人也不算贪心,拿到钱后就立马出发前往欧洲大陆,此后再无音讯。
1720年8月,南海公司的高管意识到,股价和公司前景已经没有任何联系,便抛售了所持股票。
很快,得知消息的人们也随即开始抛售,股价迅速失控。大众的信心和钱包一起全面崩溃。股票市值下跌80%,无数人倾家荡产。
后来,英国国会出台了《泡沫法案》,在此后一百多年,英国没有任何公司能够再发行股权凭证。
03
旋涡中的牛顿
在南海泡沫期间,上到国王,下到普通民众,人人都为南海公司的股票狂热,抢购南海公司股票。
牛顿也不例外。当时牛顿已是77岁高龄,担任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
在1720年初的好消息传来时,牛顿也用小额资金买了一些南海公司的股票,并在股价翻倍后,获利退出,由此赚得了一笔钱,决定不再继续参与。
但在牛顿卖出后,南海公司股价开始了一路飞涨。听着身边还在持有股票的朋友不断谈论着股价的消息,看着他们不断变得更加富有,牛顿也终于按奈不住,后悔自己当时买的太少,卖的太早,错过了巨额收益。
于是,牛顿第二次投资了南海公司。这一次,牛顿投下了自己的所有资产,当时的股价还未达到最高峰。
在经历了短暂的上涨带来的快乐后,泡沫破裂了。股价从1000英镑暴跌到不到200英镑。
压下了全部身家的牛顿损失惨重,亏损了2万英镑,相当于牛顿十年的工资收入。
绝望的牛顿也不由感慨:“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算不出人性的疯狂”。
天才如牛顿,也被人狠狠地割了一把韭菜。
股市是否遵从万有引力定律?
04
一些感想
其实,牛顿遭受的巨额亏损,不完全是由于贪心。当时人们能获取消息的途径很少,信息相对闭塞。能得到的主要是报纸和身边的信息。
牛顿在两次投资前都做过认真研究。但因为周围情绪的渲染,以及南海公司自身的夸大和鼓吹,很难获得正确的信息,所以做出了不好的决策。
现在有各种渠道可以随时获知各种信息,可以避免很多虚假消息对我们的影响。
在合适时机入场,在狂热时退出,长期来看,就能获得丰厚的收益。
股市是否狂热,有一个小小的经验:当小区的大爷大妈,和办公室的同事都开始讨论股票了,说明股市已经有了比较高的热度了。如果他们开始给你推荐股票和基金了,那就要考虑,是不是离场的时机了。
除了合适的时机,我们也可以采用分散投资的策略。
现在A股有数千家上市公司,如果我们把资金都压在一家公司上,就要承担相对较大的风险。投资不同的公司,能够有效地降低公司经营出现的风险。
在A股,一直有“七赔二平一赚”的说法。根据统计,A股中70%的投资者都是赔钱的。
而赔钱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在股市快速上涨时加入市场,在下跌时,忍痛割肉离场。在高点买入,下跌时卖出,就这样造成了自己的永久损失,为别人的获利贡献出了自己一份力。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买入的资产和价格有清晰的了解,避免自己赔钱,其实就已经跑赢大多数人了。
当然,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更进一步,长期持有合适的资产,在投资中获得丰厚的长期收益。
投资理财,需要亲自实践,才会有更多的感悟。看再多理论,也不会让自己获得利润。
如果我们准备要开始投资了,其实可以对于不同基金、组合、股票,进行小额购买和尝试。不断学习,经历过一段时间,最好是一轮牛熊周期,有了更深的感悟,能够避免亏损、接受亏损以后,再投入比较多的资金会比较合适。
正好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储蓄较少,精力较多,有时间和机会进行学习和尝试。
后面我们会提到,如果要开始投资了,买什么资产比较合适,以及我们如何用手头的资金构建自己的财产组合。
更多内容请见同名公众号:益铭学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