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习,我的宗旨就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动起来。我就退居幕后,做一个懒老师。一开始就跟学生一起统一思想,让孩子明白复习的目的及宗旨。
一是“查”——查找问题。我会带着他们逐个单元从字词、课后题、写法、文学常识等方面进行复习。这个过程强调发现错误,这个“发现”才是学习的基础。如果孩子抱着糊弄的心态,或是害怕错误被批评,那么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去查缺补漏,甚至不能养成敢于接纳问题的优秀品质。所以,帮助学生降低出错的心理负担,树立欢迎错误的心态很重要。
二是“补”——补习漏洞。这个补的过程必须伴随着思考和探索。首先思考为什么错了,接着探索正确的应该是什么。很多时候老师布置的补错任务都是以抄写几遍为结果,因为这个便于检查。但为啥补了多遍的内容依然有错,其实就是没有真正的弄明白。所以,关于错误说清错误原因才是真的“补”。
三是“讲”——讲给他人。每一个题目如果能够讲明白,一方面测试是否理解,一方面锻炼了口语表达。前段时间的几份练习题都是小组内相互讲解,孩子们还是很喜欢这样的形式,觉得比老师的讲解有意思,这应该也是发挥了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原因吧!小组讲解该如何反馈,那就必须培训好组长。所以,每次小组内讲解结束后就由小组长总结本组学习的具体表现。组长相互学习,提升管理能力。
很多时候,主动思考远比被动接纳更加重要,复习时查缺补漏的目标定位比一遍遍地抄写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