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记得德鲁克说过一句话:“人们喜欢说意志可以移山,但其实只有推土机可以。”
但是,如果徐伟来说这句话,他一定会说:“要想移山,既要有意志,也要有推土机。”
还是那句话:“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我们经常需要拆掉思维里的墙。
未来的好公司,该是什么样子?
一家企业不能仅仅从纯粹的商业逻辑里认知自身,它还要把自己的生存放入到社会的全局利益中。这才是一家好公司的新样子。
真实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高境界不仅是“我对你的服务满意”,而且是“我为这份关系骄傲”。
“凡事总有一个经济学的解释。但除此之外,无疑也有其他的解释。”
还是那句话:“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我们经常需要拆掉思维里的墙。
真实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高境界不仅是“我对你的服务满意”,而且是“我为这份关系骄傲”。
社会的软约束,但也是商业的硬边界
《变量4:大国的腾挪》
不要正面硬刚,另找一处,落下一子,从而打开一个新局面。简单说,就是不硬碰,巧转身,换思路,开新局。
所谓的创新,经常就是再造资源。
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有两个面目。它可能是物质资源,也可能是情绪资源。我们的生命,是靠这两种资源才支撑得起来的。所谓腾挪,往往就发生在这两种资源的转换之中。
这个世界一直在犒赏那些,用情绪资源支撑他人的人。
根扎得越深,枝叶伸展得越远;年岁越久,创新的胆量也越大。
这是一个人人生阶段的腾挪,也是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腾挪。
《香帅财富报告》
在数字增长的同时,整个经济的内部,正在变得更丰富,更成熟。
熟经济时代,我们需要腾挪。过去不是资源的东西,也许会价值连城。过去是负资产的东西,也许会是重要的支点。
就是把过去模糊的、不能测量的东西,变得可见、可衡量。
初心之外,还要用心。
诗人艾略特说过这么一句话:“系统如此完美,以至于没有人需要成为更好的人。”
一个好的数字化系统,需要的恰恰是设计者从人出发,替人考虑。你成为更好的人,就能看到数字化更好的用途。
“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
凯文·凯利 “也许宇宙中最反直觉的真理是,你给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人工智能只有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直面复杂形势,才能体现出技术的革命性意义。”
数字化这班车,比早晚更重要的是,你为什么出发?比快慢更重要的是,你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锁定一个确定性的目标,返回来看现实,看哪些是现在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就能做到的,先做;哪些是目前能力不足的,学习。
如果某个未来一定会发生,那就先行进入那个未来,去等其他人。
目标清晰了,手里的清单就短了。清单短了,在每一个对象上下的功夫就深了。
做事从前往后推,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不确定性很强;从后往前拉,是从确定性里找可实现的切入点,其实没有那么难。
你要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就像贝索斯说的那样:“总有人问我,未来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很少有人问我,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要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世间多少好答案,在苦等一个好问题。”
流水一定有终局。流水可能会绕路,但绝不会回头。
一个人的价值,是他身边最常往来的六个人的平均值。
现在就进入一张能互相激发、共同进化的人际网络。让这个网络塑造我们,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其实特别重要。
只要一个人愿意修饰自己,他的自我评价就会变高。
支撑我们的,不仅仅是诗和远方,更是我们身边的日常。
《蔡钰·商业参考》
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
无论你从哪里来,无论你所在的行业多么高大上,要想做成一番事,你就得回到用户身边的日常。
但好事情的特征,是它本身就是目的。
“未来一个教师如果仍然只是一个知识讲解与传授的角色,那么他会被替代,而成为情绪劳动者的话,他就无可替代。”
“内卷”问题的重点,不在“卷”上,而是“内”上。它指的是那种——持续投入资源,但是不产生价值的竞争。
“什么叫成功?20岁有人愿意带你叫成功;30岁有人愿意用你,放心把一摊事交给你叫成功;40岁有人愿意捧你,你在人群中有声望叫成功;50岁有人愿意跟你,你桃李满天下叫成功;60岁有人愿意请教你,和你在一起很快乐叫成功。”
“产品解决一个问题,场景持续解决问题。”
“中国的扩展不是来自向外扩张行为的红利,而是来自外围竞争势力不断向心卷入旋涡核心的礼物。”
换句话说,我们这种文明的发展策略,不是攻击型的,而是吸引型的。
潘通色卡
传承文化,不能躺在老祖宗的故纸堆里搞鄙视链——你们家有的,我们家一直都有。而是要一直向前,不断地用当代的视角,再造过去的传统。
文化传播,不是一份知识从这里拷贝到那里的过程,而是一根根你够得着的人格火炬彼此点燃、薪尽火传的过程。
“历史不是过去的东西。它存在于意识内部,或者是潜意识的内部,流成有温度、有生命的血液,不由分说被搬运到下一代人那里。”
所谓弘扬传统文化,不只是一个价值主张,它就是给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产业搭出来的阶梯。
“行万里路,读万遍经。笨鸭早飞,笨牛勤耕。让小的敬老的,拿次的留好的。宁欺官,不欺贤,宁欺贤,不欺天。人多的地方不去,没人的地方不留。赞美成功的人,安慰失败的人。犯病的东西不吃,犯法的事情不做。不要穿金戴银,只要好好做人。墙倒众人推,我不推;枪打出头鸟,我不打。种瓜得瓜瓜儿大,种豆得豆豆儿多。”
在生离死别的时刻,一个母亲叮嘱的话,一定经过一番内心的挑选;选出的,一定是可以经得住时间的话。
“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它影响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接受这种局限性,没有改变的打算。”
“什么是事件?事件就是某种超出了原因的结果。”
如果实在想不清楚怎么干,那就先制造出一个事件再说。对真实世界先发第一颗球,看到反馈,你再跟上。这个世界大量积极的、建设性的后果,都是这么来的。
“设计是一个不断生成目标和备选方案的过程。”
开始并没有清晰的问题,他们是先行动,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目标。
就像在玩《俄罗斯方块》,你永远也不知道掉下来的第一块砖是什么形状的。你只能一边玩,一边根据掉下来的形状调整方案,一直打到游戏结束。
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让今天做的事更有意义。
现实不是让你苟且的,而是理想的一块块具体的拼图。
真正优秀的创新者,不仅是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的开拓者,也是下一个版本法律的创制者和第一个遵守者。
“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行为,认知、能力、提醒,三者同样重要”。
关键是适时适当的提醒,而且是那种贴身的,把大目标切成小行动的提醒。
莎士比亚 “让我们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生活在于不断的重复——反馈——改变
思考在于不断的复盘——总结——践行
能力在于不断的积累——升华——变现
价值在于不断的付出——分享——利他
人生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自我,复杂的人心,只有自我拿捏好尺度,才能做到自我收放自由,人生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