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学习了周骊老师的正念减压。这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了更多的感知,在前三次没有发言的情况下,今天就很想发言。我可能从一开始有想发言的意愿,所以一直在等待发言的机会。但是,等到要发言的时候,我家老二一直在旁边闹人,让我想发言,却也成了一种奢望。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放弃,于是全程又成了一名“听众”。但还好,我更能接受那个状态的自己了。本来,自己就要照顾孩子,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学习,这已经很有成就感了,又怎么能奢望孩子一点都不依赖你呢?如果孩子不依赖你,不磨着你,那才叫不正常呢。想通了,我便也释然了。
在老师进行冥想的过程中,我一次次的走神,当时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当老师说,这不是你的错,你把一次次的走神从觉知中把自己拉回来就好。你要把每一次走神当成一次次的学习和觉知的机会......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唉,这不是我的错,我要允许一切发生,一切存在。
后来,有一个环节,老师让我们思考一下,有哪个瞬间是你不愉悦的,或者是刚才有谁的发言让你不舒服的。我突然就想到,刚才有个陈老师,她的发言或者她的整个人在发言的时候,让我升起了对她的评判——真是令我讨厌。我与此老师打交道不是一次了,但是自从那次一起非暴练习后,我便对她一直有一个评判,我不喜欢她,她的言行令我厌恶。在这个课堂里,她几乎每次都要发言,我记得有一次,我讨厌到在她发言时,我把声音调到最小,等她说完了,我才把声音调大。每次只要她发言,我就感觉她总是带着样子,嗲声嗲气的,嘻嘻哈哈的,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令我作呕。但这次,我却真的在听,虽然还是很让我讨厌。后来,老师让我们写写,记录一下。在记录的过程中,看看是什么想法和情绪。我便把对她的情绪和想法写了一下。当老师让我们说的时候,我很想说,但我觉得怎么说?所以,我又失去了一次发言的机会。等我再重新组织好语言,发言的人也多了起来。好吧,我选择不再发言了。这次我写的是办公室的一位同事,我不知道为什么,和她并没有很多的交往,就是看不惯她。通过她的话,我感觉到她太精了,太斤斤计较了,所以我一直很抗拒和这样的人说话。我的情绪是厌恶的,不舒服的,想远离的。但在写的过程中,我想人家这么精,我可以向人家学习些什么呢?对,就在刚才能听进去陈老师的讲话,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的。我能向她人学习些什么。这样的我,才不会那么厌恶他人,才让我和她都舒服一些吧。
今天早上,在办公室,晴晴正好遇到一个问题,PPT变WORD的过程,走了费事费力的路。我突然想到我在做美篇的时候,总会花半天左右的时间,但是有些老师,总会在会议刚开完不久,就把美篇做出来了。于是,我抱着成长型思维向他人询问,田告诉我,有一些这样的模板呀。于是我赶紧打开简篇,去寻找模板。天啊,不找不知道,一找找到了好多主题的模板。我一下子变得开心起来,好像学习到了。后来,田又说不要闭门造车之类的。我才不管她说什么,我只会看到自己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而喜悦。
我也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常怀学习之心,多向他人请教,多问一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