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教的定义
1. 管教是什么
管教是父母和成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孩子的生活和行为进行管理、教育和指导的行为。管教应该是始于婴孩时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人通过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帮助设立清晰不变的规则,明确哪些行为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并帮助孩子遵守这些行为规则,最终实现孩子自律,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以及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2. 管教的方法:
一、设立清晰不变的规则
二、提醒孩子去遵守规则
三、成人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四、积极肯定孩子的正向行为,从而起到强化作用
五、转移注意力:先要描述事实,从而明确规则性和顺序性;然后要以声情并茂的趣味性方式引入其他事物,确保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六、忽略法: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予以忽略,待其冷静再处理;公众场合先抱离现场。
七、省察冷却法:让孩子在“无聊”的角落安静冷却直到可以平和沟通。
八、失去玩儿的权力:对孩子不收玩具的行为,成人提醒后无效,成人代收但是孩子在限定时间内失去玩儿这个玩具的权力。仅适用于孩子特别爱的玩具,并且成人要说到做到。
九、给孩子选择:选项必须是可接受的、合宜的,数量2-3个。
3. 孩子的现状:
男孩4岁2个月,孩子自尊心很强,对自己要求很高;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宁可不做、不参与也不想犯错误;不喜欢“比赛”等字眼,不喜欢要去学什么东西;对于自己犯的错误(或者哪怕像他尿了裤子这样的事儿),即使别人并不作评判,他自己也会往严重错误上面解读,以至于恼羞成怒;并且他对于别人犯错误(哪怕是无心的)也非常介意。
自我情绪控制差,情绪发作后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平复,注意力比较纠结于发脾气的点不容易被转移。情绪发作时会有捶东西、摔东西、打人的冲动。另外,发脾气更容易针对妈妈,即使是爸爸或者奶奶的做法惹他不快,最后还是会变成跟妈妈哭喊。总是希望妈妈什么事情都要等着跟他一起,甚至会有他试图控制妈妈的行为的表现。
**不闹情绪哪哪都好,上来一阵六亲不认。我们尽量以温和态度应对,不过也不排除他闹得凶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会比较僵硬。现在多半情况是我们会强调我们只承诺我们能做到的事情,给他拥抱,然后任他继续哭闹直到平静下来可以听进道理再与之沟通。但是收效似乎不太好,怎样更合适呢?尤其是他情绪发作时候的暴躁,改怎样处理比较好呢?
**从小的时候玩玩具就发现他特别的倔强,做不到的就连哭带喊地多次重复,天性会影响至斯吗?
**另外,孩子出生到6个月妈妈自己带,6-11个月奶奶帮带白天;11-15个月姨奶奶帮带白天;16-21个月保姆帮带白天;22个月到现在变回奶奶帮带白天,这样的看护变化,也是对其有很大影响是吗?
**他在幼儿园并不会发脾气,但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会落泪;自己讲会因为想妈妈掉眼泪;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喜欢去幼儿园。老师说他在幼儿园有点压抑,放不开,所以在家里可能情绪发作起来更大幅。是如此吗?
额……我是一个求医问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