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讲讲王弼的故事。王弼这个小伙子只活了23岁,在这短短的23年里都发生了什么?
首先,先说说王弼的家世。他的外祖父原本是王凯,就是那位因一表人才被刘表看中,娶了刘表女儿的。王凯的族弟王粲,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祖祖辈辈都是名门望族,从小得到大儒士蔡邕的赏识,可他却是个命运不好的人,长相太丑,刘表没看上,随曹操征孙权的半道上还病死了。自己死了不算,连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早早地死了,绝后了。于是王凯就把自己的儿子王业过继给王粲,王业生了个儿子就是王弼。王弼的身世真是太复杂了,我要不是在纸上画了半天根本说不清楚。
再来看看王弼的学识造诣。小时候的王弼十分聪慧,十岁的时候就通辩能言,开始喜爱老子的思想,并用老子的思想注解《周易》。王弼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父辈留给他的万卷书籍,使得他从小就博览群书。后来当吏部郎裴徽见到王弼时,当时王弼不到二十岁,感到王弼是个奇才,就问了一个当时文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以无为本论”,没想到王弼回答得头头是道:正因为“无”是根本,所以万物皆始于“无”。只有圣人能体察“无”,所以孔子不说,而老子的层次还属于“有”,所以一直说“无”,生怕说不周详。王弼的才学和见识都高人一等,以至于比他大30多岁的何晏就曾惊叹道:“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
王弼才学很高,但跟很多有名的文人一样,过于傲慢,坚持已见,不可融通。正始时,曹爽忙着和司马懿争权夺势。一天,王弼来见曹爽,曹爽本以为王弼是来帮忙出主意对付司马懿的,可认真听了半天,发现曹爽是来跟他大谈玄学,大谈公平公正的,于是曹爽很不爽,虽然没有惩罚他,但王弼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黄门侍郎一职缺失的时候,要从贾充、裴秀和朱整中选一个。何晏极力举荐王弼来当,但因为有曹爽这块大石头挡在前面,何晏的话都变得无济于事了,最后只让王弼做了台郎。因为得罪了曹爽,王弼不止这步没成功,曹爽一直压制他,后来当选的侍郎王黎死了,又要重新选这个“死亡之位”时,结果你猜怎么着?王弼又没有选上。
王弼的骄傲还表现在经常“以所长笑人“,这种做法在那个时候是不为人所推崇的。王弼本来应该有很多朋友的,但最后都离他而去。这是为什么呢?举一个例子说,王弼和刘陶是亲密的朋友,但王弼经常拿自己的长处和刘陶的短处比较,刘陶觉得王弼不够气量,决定跟王弼绝交。
王弼的结局非常悲惨,真是应了“天妒英才”这句话。高平陵之变,王弼受到牵连,得了痨病从此一病不起,抑郁而亡,年仅23岁。王弼的这样的人物历史上有很多,都是小时候天资好,努力努力再努力,到了青年时期有了一定的成就,就开始恃才傲物,导致在政治上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历史的舞台匆匆而过。
但我打心眼里还是非常欣赏王弼这样的人,因为如果每个人都阿谀奉承,对上讨好,处事油滑,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就不会有李白、陶渊明留给我们的绝世名句,王弼也不会把《老子》、《周易》研究的如此深刻,开创“正始玄风”,甚至影响后来的“程朱理学”。
王弼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