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明朝样边城
传说中,最早明朝朱棣修建北京周边的长城,没有参照物,就先修了一段标杆长城,然后作为样板参照,以后的长城就以此为准了,不知是也不是。我们去了以后,也没看出来样板的状态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传说的那段长城。
我们去的那天,开始并没能走进去,封山了,说是北京城里开会,因为安保的需要,这里的警察上岗了。掉头之后去的是北港村?下车看见早有一辆公交巴士停在路边,原来被堵的不光是我们。这帮人说是来看榆叶梅的,还是那种漫山遍野的,上城前上城后我们都没看见那种景象,倒是阴沉的天空,后来还飘起了小雨等着我们,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视野中弯延崎岖残桓断壁的长城,真的令人失望,这哪里是什么样边?一个上下之后,我所在的先头部队赶超了先前来的那个大巴车上的驴友,这个时候脚下的土地也早已经脱离了长城。在地头路旁倒是见到了几处盛开着的榆叶梅,看着两个女孩子兴致勃勃的拍照,我早已没有了先前的那种雅兴。等到了领队后,我们开始转向一条下山的小路,折返了?走错了?也没敢问,只能是追着走吧。顺着沟底信马由缰,不知是怎么的,感觉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蓦然回首,头顶处方向又出现了一处长城,仿佛突然间就耸立在我们的眼前,上吧!等待何时,这个时候,.小雨已经开始大了起来,大家纷纷穿上雨衣,打起了雨伞。我是带了一把伞,不便使用,就这么淋着雨,攀登起来。
上到了高点,视野中一马平川,我们就在山脊的长城上享受着小雨滋润,感受着只有地基不见城墙的长城,感受着它的震撼,也感受着遐想。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不少的驴友,当然,都是前车上下来的那帮,竟然冒着雨,在雨中纵情地拍摄着,拍摄着,我没有那个兴致,只顾的埋头赶着路,享受着快步前行的快感,可能是路程不长吧,还没怎么感觉那,就已经开始下山了,几个婉转之后就下到来城的下方。
到底是不辜此行,我们最终总算是见到了一块石碑,上面的样边城三个字清晰可见。于是我冒雨让旁边的女孩按了一张,就算是雨天游览的一种报答吧。
出城之后,下山的路就是防火道了,我也拿出了雨具,还挺合适。下山没有树丛的影响,这雨伞就是不错。我大步流星向山下走去。因为是第一梯队,前面没有人了,也确定了路的正确,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不就,有个老哥也追了上来。
本来,这次的活动是我梦寐以求的,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一种结局。样边城,我一直也没来过,一直想来,就是没来。这次的机会我真的的事盼望了已久,唉,人算不如天算。曾记的,看过一次样边城的图片,好像是两边不相连的,怎么这次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