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是金钱?地位?外表?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认知才是人与人最大的区别。
1.《成功,动机 目标》
记得第一次看这书封面的时候,当然是果断的略过,绝不回头。因为我对一切标题含有“成功”二字的书比较反感,与其说反感这本书,还不如说反感成功学。
过了几年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还是多亏了我比较信任的,国内著名的认知学家的推荐,我才下决定买了这本书。
书中提出的“执行意图”,可以说是这十几年心理学界著名的概念之一。它可以颠覆所有的时间管理和激励人行动的方法,我们很多熟知的时间管理和目标激励的方法,在它面前已经落伍了。
“执行意图”提出者格尔维茨巧妙地开启了一个新的流派。不再在认知层面,说服人们改变自我,而是教给人们一个小小的心智技巧。
比如,普通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使用的是目标意图, 是:我要做什么…. 而他对自己的实验对象,使用了一种替代范式。强迫实验对象,使用一种称之为:执行意图的思考范式来思考。结果令人惊讶,人们更容易克服拖延症、达成目标。这就是心理学之美!
好的方法适用于一切年代。 执行意图在远古时代也可以使用。执行意图利用了大脑的未完成情节。你在大脑中往往会自问「我要做什么」,执行意图则是提前帮你确定好:「回到家里坐到书房,八点到十点,开始写作」。
于是你提前在大脑中埋下触发点:地点 => 书房,时间 => 八点到十点,行动 => 写作。当你回到家里,即使还没有坐到书桌前,你的大脑已经开始自动工作,你会不知不觉开始写作。
人的记忆负荷是有限的,执行意图动用大脑默认网络模式,会让你不知不觉,开始写作,产生强大的心流。GTD 只是一个提醒你八点写作的外力,而执行意图是让你晚上八点自己像吃错药一样坐在书桌面前开始写作。
强迫人做事与不知不觉令人做事,会导致你的行为模式完全不一样。执行意图的 if-then 语句可能提前一个月就内置于你的大脑中,是提前很久许下的承诺。 所以在格尔维茨的实验中,学生们提前承诺自己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写假期报告,结果完成率是未承诺者的两倍。
2.《超越大脑》
上一本书是介绍了“执行意图”这一概念,而《超越智商》这本书介绍了“理性”这一心理学重要的概念。这本书也是理性心理学最经典的著作。
“执行意图”和“理性”都是21世纪人必须掌握的元概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是市面上非常流行的书籍,其中提出的“慢系统和快系统”的思考模式深得人心,由此行为经济学诞生了。
其实,卡尼曼的书中的“慢系统和快系统”的思考模式就是借鉴《超越智商》作者所提出的“双重心智加工模型”,但是作者已经在《超越智商》这本书中把这一概念升级了,提出来“三重心智加工模型”--自主心智,算法心智,自主心智。
这本书对想快速提高心智能力的你有莫大的帮助。
看完这本书你就不用去看市场上流行的关于决策和行为经济学的书籍,因为这本书都可以帮你解答,让你知道问题产生的源头。让你更好地决策,很好的思考,更理性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