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受人爱戴,人们为“我”打胜仗而喜,伤病而忧,“我”当然希望年老年以后也一如既往。
但,事与愿违!
七国之乱后注定不平静,不久汉武帝让“我”、公孙敖,卫青,公孙贺去攻打匈奴。据“我”了解,公孙贺是个文官,公孙敖不会打仗,卫青是个养马的。这不是明摆着想让“我”立功吗?当然不是,这时我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至少我这么觉着。
战时,“我”才想明白,这分明是田忌赛马呀!“我”带着汉朝的下等马打匈奴的上等马,卫青带着汉朝的上等马打匈奴的下等马。结果“我”人少,对匈奴的左贤王4万多人被打了,他们把“我”掳了回去,“我”凭借本事和脑子逃了回来。
回来后,“我”和公孙敖的2万大军只剩3000,没功劳,但也有拼死的苦劳吧。结果判斩首,幸好那时汉朝有花钱买命的制度,“我”和公孙敖散尽家财才买回了命。就当时看来,这个制度虽然有些荒谬,但确实是目前唯一能解救我俩的法子,至少我这么觉着。
朝上出现了一个官位叫大司马大将军,有两个大,一定很厉害。没错,皇帝第一,他第二,他就是卫青。我觉得不公平,凭什么我当背锅侠差点连命都没了,而卫青却可以当那个坐享其成的人,还加官进爵。汉武帝还立了规矩,一般的大臣见到卫青就要磕头下跪。于是“我”就天天找人给我算命,为什么我六七十了还没有侯位?第二次,张骞回来了。我觉得这次封侯有望了吧?不过这猪队友也真是让我失望,我都快没了,怎么还不回来帮忙?
回了国,张骞因为没有及时救我也被杀了。第三次,我主动请命,结果卫青给我指了一条弯弯绕的路,我到战场时,仗已经打完了,可见他们连战死沙场的机会都不给“我”,此刻“我”举剑自刎。
我觉得吧,这个时候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那时候“我”是懂出奇制胜的,可以投靠匈奴当个军师,至少也不用动不动就斩首斩首的,或许匈奴有了我的谋略就可以反攻汉武帝至少也活出了价值,也完成了愿望,加官进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