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由于疫情影响,教学时间异常紧张,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要完成整本教材的教学任务,几乎不可能。所以,在制定教学进度的时候,要把部分章节整合起来上。
本周是复学的第一周,上了一节科学课,主要内容是第一单元的前三节,下面我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对这节课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一、教学内容
1.1-1.3《放大镜》、《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放大镜下的晶体》
1.《放大镜》一课主要讲解为什么要使用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放大镜的特点。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主要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认识昆虫的微小结构
3.《放大镜下的晶体》主要讲晶体的概念。
二、反思
将前三节内容在一堂课中完成,一堂课下来,感觉课堂成效并不好,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1.课堂节奏太快
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我在课堂中不知不觉的提升了语速,而且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记笔记的时间也少了一些。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跟上教学内容的步伐。
对于此,我觉得不能一味的去追求教学进度,讲一个问题,就应该讲清楚,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而降低教学的质量。
2.缺乏互动
没有进行小组实验后,我发现课堂很多时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说。课堂缺乏互动,学生缺乏思考,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主要的活动是勾划和记笔记,这样单向的教学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喜欢科学课。
解决方案:多提问,及时反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