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备课要注意哪些问题?
1.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基于对体积概念的理解,通过数体积单位的小正方体来探索的。前面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已有经验,用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密铺长方形,所以通过简单的复习,引导学生想到把长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数出体积单位的个数,这是体积的本质。
2.长方体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引导学生猜测,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出示表格,学生在操作中在表格中发现规律:长方体的体积等于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因此初步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是刻板的,因此要找准公式的生长点,以上操作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建构知识。
3.为什么长、宽、高的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从表格中发现的是表面的规律,但要深度学习就得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自己推导公式,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课件演示或再次操作验证,沿着长摆,每排能摆4个,再沿着宽摆,能摆这样的3行,第一层就有12个小正方体,有这样的几层?沿着高摆了2层。怎样用算式表示这个过程呢?4×3×2=24,也就是每行个数×行数×层数,引导学生发现:每行的个数就是长,行数就是宽,层数就是高。体积公式的由来就水到渠成了。
以上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做出精彩,做出数学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