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类视觉的前世今生
关于我们人类是从哪来的,几乎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离奇古怪的解释:我们中国的老祖先说是女娲用泥把我们捏出来的(我们是瓷器china);欧洲人说是上帝造的(我们是亚当);印第安人认为我们是被鸭子用脚上的泥踢出来的(我们是......)。
往往我们中国人对于这种传说就呵呵哒,付之一笑就完事了。欧洲人做事严谨对这事一直都一丝不苟,一直研究如何证明是上帝他老人家创造了我们。
19世纪这些人还组成了一个叫自然神学派,提出了一个重要科学理论--“钟表匠理论”,大意是:你在路边看到一块表,那你肯定知道这么精美的东西肯定是有一个技艺高超的钟表匠设计的。那路边还有好些石头呢,还有好些人呢,这么多精妙的东西肯定需要更高超的设计。那除了上帝他老人家谁还能胜任呢?(一本正经地糊弄我...)
这个理论当然不能一直糊弄下去了。1859年,达尔文闪亮登场,发表了《物种起源》,说动物都是进化来的,我们都是猴子变的。至此之后这一理论就成了学术界的主流,我们对于眼睛产生地解释也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
好了,先来看看我们视觉的老祖宗!
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7亿年前的,类似今天水母的生物,在它们透明介质的表面有连着神经的感光细胞,这就是我们的视觉一代。
这时视觉的功能非常简单,就是感受光的强弱变化。如果光线突然变暗就表明有捕食者靠近了,需要迅速逃离。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产生视觉?因为生物体已经有了一定的复杂程度和智能,能够处理感光的信号。
而后视觉一路从感光细胞进化到能聚焦的眼睛,期间经历了4个步骤。
第一步:形成浅眼窝,将感官细胞群放到眼窝底部。眼窝会阻挡部分角度的光线,让生物体能通过眼窝来开始判断光线的大致来向。
第二步:形成深眼窝,这时不但对光线的方向有准确的判断,更为“意外的”好处是这时的眼睛可以对眼前的外界事物,产生模糊的物像。
第三步:形成眼球,这时候的眼睛才真正类似于一个球体,光线仅能从眼球唯一的小孔中进入,产生清晰的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