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午,吃完早饭,儿子练琴,我得空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儿子练完琴,缠着我陪他一起玩乐高。严肃读物需要心静和头脑清醒才能读下去,于是放下书,坐到他的书桌傍,欣赏他的杰作——花了四个晚上搭起来的骑士城堡。
我突然想用哲学里常常讨论的问题,问问未满七岁的孩子,看看他是如何想的。
我问儿子:“畅畅(儿子小名),你说人为什么活着?”
儿子一边玩他的积木一边回答我说:“因为妈妈生了我呀。”
“嗯,那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我接着问。
“可以玩啊。”他根本没有看我一眼,继续摆弄他的积木。
“那我再问你,人为什么会死呢?”
“因为年龄到了就死了。”
“死后我们去了哪里?”
“去了天堂,哈哈”,他抬头看着我,但是我不确信他是否真的相信如此,还是只是从书本、电视、他的同学或老师哪里听来的而已。接着他又说:“变成了灰了。”这大概也是他的想像,不过我感觉他比较相信这个结论。
“那你怕死吗?”我接着问。
“不怕。”
“为什么?”
“因为每个人都会死啊。”
因为人都会死,所以就不怕死了,嗯,值得好好思考的想法。到此,我还想继续和儿子讨论讨论,老婆催我去买菜,只好作罢。
其实,哲学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观念都是一种哲学思想,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对于一个七岁的儿童来说,这些问题可能在更小的时候他们已经主动问过大人们,我们当时的回答或多或少会影响孩子对于这些观念的形成。
当孩子对于这个世界因为好奇而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时候,我们保护好他的好奇,引导他进行一些思考,是不是比直接抛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更好呢?更何况有些答案我们也不确定就是正确的。很多困扰孩子的问题同样值得自以为是的大人们思考,只是大人们早已变得麻木,好奇心早已被世俗的生活消磨殆尽。
记得有一次儿子问我:“爸爸,这个世界有没有鬼?”
我看着儿子渴望的、疑惑而懵懂的眼神,反问他:“嗯…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
他说:“没有。”
“为什么呢?”
“妈妈说的,老师也说没有。”
“哦,也许妈妈和老师说的是对的,不过现在你问我有没有鬼,对吧?”
“是啊。”儿子头点的像拨浪鼓似的。
“嗯,那我告诉你,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为什么呢?要说有呢,我没见过。不过呢,也不能因为自己没见过,就一定说没有。你说对吧?”
儿子似是而非的点点头。
我再问他:“世界上有没有鬼?”
他依然说:“没有。”
“那我觉得有没有鬼呢?”我问。
他说:“不知道。”
“为什么?”
“因为你说不能因为没见过就说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对话对他能有什么影响,不过我希望的是让他对于他好奇或感兴趣的问题多一点思考,而不是简单知道了答案,就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