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的苏东坡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偶像。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敬仰让他写成了迄今为止最好的《苏东坡传》。
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
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 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
苏东坡无论诗文、书法,就连生活态度也有许多令人节节赞叹的地方。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并没有怨声载道,而是从生活中发现乐趣。看到当地百姓过年过节有吃红烧肉的传统,为此写有《猪肉颂》一词。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黄州猪肉因此名声大振,东坡肉也成了悠久历史的一道名菜。
宋代另一位政治家、文人范仲淹则是另外一种风格。
范仲淹出生寒微,他曾有过划粥断齑(每日煮粥两升,冷却后切为四块,撒上盐和菜末,早晚各食两块,以此果腹)的过去。如此低劣的饮食,他在《齑赋》中写道:“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并不以为苦,留下的是一段苦学苦读的佳话。在不为名医便为良相的人生追求中,他成功的成为一代名相,并留下《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
其实,“东坡肉”和“仲淹齑”都是因为有了名人的背书而流传下来,我们欣赏东坡的豁达,并不妨碍我们对范仲淹的苦读的钦佩。